编辑有话说
应鼓励更多的人去开发“幸福农场”
几天前,媒体报道了北京一对小夫妻移居云南大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引起了成千上万人的关注,多数是对他们返璞归真的羡慕,反映出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本版60多对曾经外出打工的夫妻,不再跑远路,选择在家门口租地种菜,何尝不是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租个五六亩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菜长成了,拉去市场卖。呼吸着清新的田野空气,回归自然,这也许正是许多人梦想的田园梦。
这其实也是一份工作。工作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梦想的起点,是体面生活的基础,更是人生的一种表达方式。
电影里美国的农场主们曾让人羡慕不已,种地养牛,自给自足,自由自在。新闻中莫海珍等夫妇选择租地种菜,也许是我国家庭农场的一种雏形。
家庭农场在我国是一个新的概念,像美国、法国这些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家庭农场已是非常普遍了,它已成为农业经营基本的形式。
在小编看来,莫海珍等夫妇租地种菜在寻找一种生活的同时,也使传统的农业有所回归,青壮年劳动力不再外出打工,对农村来说,在为农村发展提供人力基础的同时,也避免了很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缺乏、留守儿童多及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然而目前莫海珍等夫妇所建立的租地种菜模式还不是很成熟。首先是蔬菜价格时高时低,他们的市场应对能力不强。这种农村生产模式是自发建立的,没有政策保障。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的背景下,我区能不能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发展具有我区区情的家庭农场之路,似乎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和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金钥匙。(徐哲)
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3/3首页 上一页 1 23
新闻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