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超发”论的误区--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货币超发”论的误区

2013年03月11日15:04        手机看新闻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发公众对货币金融问题的关注,部分分析人士引入了M2(广义货币)及M2/GDP等学术概念,认为我国货币存在“超发”问题,实际上这种分析存在着诸多误区。

  有一种常见的认识是把新增M2等同于“多印钞票”,其实并不准确。我国M2统计口径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而所谓央行印的钞票准确来说应该是流通中的现金(M0)。事实上,从2010年到2012年,我国流通中的现金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6.7%、13.7%、7.7%,增速呈现大幅回落态势。其中,2011年全年净投放现金6161亿元,同比少投放214亿元;2012年净投放现金3910亿元,同比少投放2251亿元,央行净投放现金连续下降。

  M2/GDP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于1973年提出,主要是用来衡量经济货币化的指标。M2/GDP上升,与一国经济货币化发展阶段、金融体系的变革有很大关系,并不能简单认为M2/GDP上升就是货币超发。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M2/GDP总体呈上升趋势,1996年后这一比例开始持续超过100%,这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不断推进货币化进程有关,经济活动中的生产、生活交易方式逐渐向货币化转变,体现了我国货币化的进程,与货币超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由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程度、金融体系结构不同的因素,各国广义货币统计口径不同,用M2/GDP进行简单的国际比较没有意义。例如,在我国这种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产品不丰富的国家,居民财富大多以存款形式存在,导致M2/GDP的比重普遍高于以直接融资为主、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此外,货币国际地位高的国家,比如美国,美联储发行的货币很大一部分都流向国际市场,并没有直接表现在M2/GDP这一指标中,但并不能据此认为美联储没有超发货币。

  从本质上看,一国货币供给应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相一致。我国M2的增长目标是以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的需求为基础,以GDP增速目标为依据确定的,并预先设计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货币投放速度,以确保不出现大幅度通胀。事实上,近期我国的货币供给一直保持稳健偏紧态势,通胀趋势也得到了有效遏制,201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仅为2.6%。

  此外,我国的经济金融体制与经济结构特点决定了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一方面,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持续存在贸易顺差和国际收支盈余。为了维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央行被迫干预外汇市场,投放基础货币,引起货币被动发行。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还承担了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客观上也要求宽松货币政策与之配合。因此,我国货币供给增长是经济发展内在需要和我国经济金融体制现状决定的,并非政府主动向流动性中“注水”。

(来源:证券时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