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有权代办银行卡?高校“幽灵卡”问题不少--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学校有权代办银行卡?高校“幽灵卡”问题不少

2013年03月11日15:20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学校有权代我办银行卡?高校“幽灵卡”问题不少

  半年前大学毕业到广州定居的刘小姐,近日无意中获知:其名下竟然早有一张两年前在广州办的银行卡!

  辗转调查方知,这张卡是当年她曾报考研究生却未就读的大学给“代办”的。恼人的是,这张素未谋面的“幽灵卡”已欠下10元年费,想要注销这张卡,必须先缴清年费。

  “明明不是自己办的卡,欠下的年费为何要我来承担?”刘小姐向羊城晚报报料,认为学校根本无权替自己办理银行卡。

  自己竟不知有张卡!

  投诉:没仔细看,入学通知或夹张卡

  刘小姐称,自己不慎遗失银行卡,前往农林下路支行补办的时候,银行却提醒她名下有两张卡,这让她很困惑——自己仅到广州半年,只记得在单位附近办理过一张工资卡,这张“未曾谋面”的银行卡究竟是哪儿来的呢?

  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她,这张银行卡由暨南大学支行发出的。“2011年我报考过暨南大学的研究生,而且被录取了”,刘小姐猜测,这是一张由暨南大学代办的银行卡。后来询问多位同届入学的暨南大学学生,证实他们在入学时确实收到过一张由学校统一发出的银行借记卡。

  “属于我的卡我却没见过,这也太夸张了”,刘小姐称,当初决定留学,在接到暨大通知书后没有细看。虽然有同学表示,银行卡可能就夹在通知书中,但时隔近两年,再也无法求证。

  欠下年费该谁埋单?

  律师:未经授权,后果应由校方承担

  刘小姐当时就要求银行替自己注销这张卡,“但银行说卡里欠了10块钱年费,要缴清年费才能注销。”根据银行规定,刘小姐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能进入销户程序。

  “这张我没见过的银行卡,我怎么可能会知道密码呢?”刘小姐表示难以接受。银行却表示,像刘小姐这种情况,必须先进行挂失,7天后才可以再次到银行办理注销。

  记者了解到,银行考虑到刘小姐已是该行的星级客户,表示10元的挂失费用根据规定予以免除,但是10元的年费仍需要补交。对此,刘小姐表示不满。

  这张“幽灵卡”所欠下的年费到底该由谁支付?为此,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知名律师朱永平。朱永平称,首先应该确定刘小姐有没有签订过授权委托文书,委托学校利用其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等办理银行卡,如果没有签过此类文书,学校的行为明显属于越权代理。

  据刘小姐回忆,当年她报考研究生时,在“报考须知”里没有看到此类提醒,而她也从未单独授权暨南大学以其个人资料用来办理银行卡。朱永平表示,“如果确实未经当事人同意,学校就是不合法代理,应该承担10元的年费以及由此造成的法律”。

  要收年费学生不知!

  吐槽:被迫欠费,担心影响个人信用

  刘小姐向记者表示,担心这10元的欠费会否影响自己的个人诚信记录。记者随后就此致电银行,客服人员表示,刘小姐持有的是一张普通借记卡,欠费信息不会被录入到个人征信报告中。

  客服同时向记者表示,此类的银行借记卡一般都会收取10元年费。如果日均余额低于300元,将会按季度收取3元的小额管理费,一直到账户清零一年半后,该卡会自动注销。

  记者随后询问多位由该校毕业的学生,对银行卡要收年费,他们都表示不知情,而学校在毕业时也没有相关提示。毕业生小余说,当初银行卡是跟着通知书一起寄到的,“说是代扣学费用的,而且已经和饭卡绑定,奖学金或者其他经费也是划拨到这张卡上的”。

  高校“幽灵卡” 问题真不少

  10元年费,数额虽然不大,但刘小姐称,自己在意的是学校究竟有没有权替自己办这张银行卡?是否真的是出于方便学生的考虑?是否真的有必要?记者对涉事的暨南大学展开调查,发现这张银行卡令人质疑的地方还真不少——

  1:珠海校区学生给张广州卡

  已从暨南大学珠海校区财管系毕业多年的小王向记者表示,自己当初也有一张随通知书发放的银行卡,发卡地是在广州,“根本用不上,我4年都在珠海读书,ATM异地取款要收手续费的”。小王表示,自己和班里的同学大多在珠海又办了张卡,“那张广州银行卡除了交学费,其他什么都用不上”。

  2:港澳生担心欠费收律师信

  已在香港工作两年多的郭小姐,在听说学校代办的银行卡要收年费后,表示很吃惊,她说,当年拿到卡后,只是用来交学费,毕业后就回香港了,自己根本不了解内地银行的收费,“卡里没多少钱,没有取消会不会欠费?会收到律师信么?”

  3:本校学生读研又多发张卡

  本校保研或本校学生报考本校研究生被录取后会收到另一张银行卡么?记者询问了多位此类学生,对方均回复:研究生录取时会收到另一张借记卡。

  读研等于升读,为何还要再次发放一张银行卡呢?受访的几位同学均称“不知道学校如何考虑的”。暨大的一位财务工作人员对此表示也不知情。

  不是合不合理 应问违不违法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在广州,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在内的大多数高校,确实都会随通知书发放银行卡。

  普遍是否就是合理?朱永平律师称,学校代办银行卡,这种做法不应该提倡。“很难保证学校和银行间不产生利益输送关系,仅仅以方便学生为理由说不过去”。朱永平一再强调:“这不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是有无授权,违法不违法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香港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仅会标明该校的公共账户,学生入学后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办理当地银行卡。如学校需要将一些经费打入学生个人账户,该账户完全由学生提供,甚至香港境外的户头也会被接受。

(来源:羊城晚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