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1月6日,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复青岛保税港区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结束了山东省长达十八年没有整车进口的历史,实现了青岛市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政策突破。
2013年1月,青岛市委、市政府规划局西海岸经济新区,将保税港区行政管辖范围扩大至65.73平方公里,实现了由单纯政策功能区向综合经济区的跨越转型,特殊功能政策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经过20年时间的建设发展,青岛保税港区的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带动作用持续放大,已由昔日的盐碱荒滩演变成辐射环渤海、服务沿黄流域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外向型经济新区,成为山东省投资强度最密集的区域。累计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家企业投资兴业,世界500强企业38家,被海关总署誉为“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一面旗帜”,为向自由贸易港区方向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保税港区于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唯一一家按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要求,以现有的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临近港口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
保税港区的成功获批来之不易,回顾保税港区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一窥青岛保税港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厉兵秣马、创新发展的奋斗轨迹。
位卑未敢忘忧国
1992年11月19日,青岛保税区获批设立,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创办初期,青岛保税区建设投资热情高涨,但后期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从1995年开始,逐步走上了发展的慢车道。到1999年底,已设立7年的青岛保税区各项经济指标落到全国15个保税区末位,被称为荒废了土地、荒废了功能、荒废了政策的“三荒区”,社会也戏称“保税区内长青草,牛羊吃得饱,厂房盖半边,企业往外跑”,面临着被国家取缔摘牌的尴尬境地。
1999年底青岛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定:保税区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运作。面对七年徘徊停滞的土地,摆在保税区管委会面前的是一条从零开始的历程,一条荆棘密布却又必须前行的路。青岛保税区率先理顺体制、理顺关系、理顺思路、理顺情绪,确定“一年打基础、树形象,二年有突破,三年跨入全国先进保税区行列”的工作目标,自力更生,开拓奋进,拉开了激情创业的序幕。
面对国际口岸尤其是东北亚国家和地区口岸间的激烈竞争和由于政策功能不到位而导致的我国口岸巨大利益年复一年的流失,青岛保税区,一个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弹丸之地”的特殊区域,在国家有关开放政策有着诸多空白和有待完善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艰难而又充满风险的探索之路、创新之路,带头冲击“自由港区”理论的敏感地带。一个关于自由贸易港的梦想正在悄然觉醒。
2000年初,青岛保税区在全国保税区中率先提出“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建议。在全国保税区中第一个设立了“区港联动”办公室,集中研究世界各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着重进行“区港一体化”的探索和功能开发,开创了国内保税区“区港对接”工作的先河。2001年4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设立应急课题,对保税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进行了专题理论研究。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也以青岛保税区为案例进行《保税区功能转型研究》,探讨向自由贸易港区过渡和试点的方案。
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港,一个新的梦想蓝图在青岛保税区人的视野里渐渐清晰。2003年,梦想的征程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这一年,《青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功能转型试点方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完成,同年底“中国保税区管理与发展研讨会暨工作会议”在青岛保税港区召开。
会议明确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发展方向,确立了“三步走”的路径:实施区港联动——建设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型。
与此同时,青岛保税区把发展港口物流项目作为工作重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2003年12月10日,总投资超过5亿美元,集保税功能和码头港口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青岛保税物流园区与前湾招商国际码头”项目的隆重奠基,标志着青岛保税区“区港联动”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