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倍增如何确保不“被增”?【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收入倍增如何确保不“被增”?【2】

张展鹏 桑彤

2013年03月20日10:4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削峰填谷”,别忘了浇灌“山腰”

  新华网山东频道3月1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乌梦达 肖春飞 潘林青)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此前表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则已定,正在细化方案。方案中“提低、扩中、限高”的目标已经广为人知,通过完善税制限高、通过完善保障、转移支付等方式提低的“削峰填谷”好理解,但如何达到“扩中”,培养一个强大、健康的中等收入群体,不让他们成为“夹心层”,仍需进一步考量。

  中等收入群体的意义在于,在贫富之间成为缓冲,打通高峰与低谷,成为社会流动循环,让人看到向上的希望。稳定的社会,都离不开强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支撑。而中等收入群体也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因此,无论从政治层面或是经济层面,中等收入群体都是一个成熟社会的中坚力量。

  但比起限高、提低,扩中难度可能更大。现下的中等收入群体,收入不少,但多是“房奴”“车奴”“孩奴”,工作看似体面,但向上流动的通道却遭遇诸多透明玻璃板。如果说低收入群体对食品价格的变化敏感,中等收入群体的敏感点就是房价。教育、住房、医疗“三座大山”的重压,多次股灾的洗劫,让很多中产感觉向上很难,却容易向下返贫。

  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不仅要提高劳动报酬,还要改变当前财富无处安放的现实。这需要一系列制度性的完善,涉及的多是深水区的改革。例如,如何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如何规范投资市场,提供新的理财渠道,如何规范秩序,减少灰色和隐性收入,如何进一步完善税制,合理调整“工资税”等负担。

  类似政策,往往博弈复杂,牵涉广泛,见效不快,但却是培育和发展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所在。历史证明,中等收入群体“缩水”,阶层差距就会不断拉大,社会就会面临“断裂”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等收入群体”的焦虑也同时是当今中国社会的迫切呼唤。(完)

(责任编辑:李海霞、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