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媒体报道,绝大多数北京路边停车位归民营企业京联顺达所有,公司掌控北京近3万个有合法备案的路边停车位。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在北京,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停车位成了稀缺资源,停车收费也随之成为公众关心的问题之一。昨天,有媒体报道,北京路边停车位中绝大多数归民营企业京联顺达所有,公司掌控北京近3万个有合法备案的路边停车位。
据北京市交通委运管局统计,截至去年北京共有超过138万个备案停车位。其中有5万多个属于占道停车位,所占道路属于国有资源,需要给政府交占道费。其中光东城、西城两个城区的路侧停车位需缴纳的占道费每年就超过1.8亿元。
在路侧停车场管理公司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京联顺达”公司,它的前身是“公联顺达”。京联顺达是一家有国企背景的合资公司改制成的民营公司,但改制后业务却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北京城超过60%的路侧停车位的收费管理仍在改制后的民企手里。
路侧停车位属于公共资源,眼下却出现一家管理公司独大的局面。占道费性质上属于行政收费,让车主交这个费用的办法很多,为什么要由一家民企掌握多达60%路侧停车位的收费管理权呢?很多人对占道费是否足额征收、专款专用存在疑问,是不是也和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关系?
绝大多数北京路边停车位归民营企业京联顺达所有,公司掌控北京近3万个有合法备案的路边停车位。我们经常会评论国企的垄断行为,但是北京5万多个路侧停车位中,民营企业京联顺达掌握了其中多达60%的停车位。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算得上垄断。
张彬:顺达公司有三万个左右的路边停车位,一般来讲,北京市这些停车位主要集中在城区,大概10块钱一小时,第二小时15块,我们就按10块钱来算,每天按8小时算,10块钱乘以8小时再乘以365天再乘以3万,至少有大概8亿多。这其中有两个问题:这些利润到底去哪儿了?目前从政府财政来讲,并没有一个明晰的标示,这是不透明的地方。另外,一家私营公司垄断北京的停车位这么长时间,这里面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商榷。
最关键一点,北京停车现状也没有改变,停车难的问题依然很强烈,北京道路的路边停车缺口还是非常大。再有一个,自从2011年开始改革收费之后,路边停车经常出现管理员和车主发生纠纷的事情,除了涨价,临时的价格变化造成的不适应之外,更多的恐怕在于管理员的风险、成本都由本人承担了,而公司没有承担,但他每个月要交很高的管理费给公司。
我们在停车收费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觉得就来自于相关企业的垄断,而且是一家民营企业垄断。如果是国有企业,我们还相信它的大部分盈利基本上划归财政了,国家赚到这笔钱用来改善北京交通,老百姓多花点钱是认可的;但是一家私营公司垄断这么庞大的停车费业务,这笔钱到底去哪儿了,是中饱私囊了,还是投入到其他方面投资了,我们不得而知,这是老百姓最困惑的地方。
若干年前,北京市提过说停车收费的时候要用咪表(电子计时表),但是现在还没有实施,还是人工收费。张彬说,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没有把它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的政策加以妥善实施和严格执行,所以这些咪表即便建好了也是形同虚设,更多是采取人力的方式。
张彬:以中国的现状来说,利用路边停车费来收纳一部分资金,解决北京交通情况,甚至说解决一部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这都是老百姓能理解的。关键是这么高的停车费到底用在哪儿了,钱花的是不是明晰,恐怕大家对此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停车收费是全国普遍在逐步解决的问题,去年有消息说,西安将告别停车收费承包制,由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从停车收费管理的手段上来说,既然停车收费属于行政性的收费,有没有必要由相关的企业负责收费?
张彬: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收的到底是停车占道费还是停车占道服务费。如果仅仅是占道费,因为北京市财政收的是占道费,干嘛找一个公司收,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收占道费。如果是服务费,这里面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服务费是否也要向国家交纳税款;第二,如果车辆停在这,发生了刮蹭,发生了丢失,这个公司是不是要负责,这是两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目前来讲恐怕更症结的问题,还在于我们停车业的市场化率不是很高,没有真正转变成一种市场机制。目前来讲北京市也好,其他一些存在交通症结问题的城市也好,要继续推进停车化市场的改革,真正让有资质的企业都能够公平地参与到停车的管理和经营当中,只有把它真正推向市场,才能解决这样的一个市场乱象。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但是我们政府本身那只发挥作用的手也要起作用,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目前的乱象。
张彬指出,针对停车管理制度立法和管理标准规范问题,应尽快立法。
张彬:针对北京目前停车问题,怎么能够把它纳入到一个规范的范畴?我们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立法的形式,这是最高级别的方式,也是我们切实可行的未来发展的一个模式。另一种就是行政许可的模式,我们也盼望着相关部门出台对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相应管理的一些细则。再有一个是价格杠杆的方式,价格杠杆目前我们使用的力度已经接近一定高度了,所以要再使用价格手段的时候要慎重。更多的是希望在行政管理和立法上更多地实行人性化和精细化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