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气候寒意不减
外需领域很可能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不利因素,从PMI出口订单指数下降可看出端倪。国家统计局最新PMI指数显示,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至48.6的收缩区间,意味着之前的出口增长不可持续。
另外,刚刚闭幕的第113届广交会成果也显示,外贸形势依然“春寒料峭”。据统计,本届广交会的客商和成交额同去年春交会相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境外采购商比去年同期减少3.83%,累计出口成交额也比去年同期下降1.4%。从订单长短看,中短单占比仍居高不下,长单占比依然偏低。在成交订单中,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比将近一半。业内人士表示,综合广交会官方发布的数据,结合参展厂商反映的问题来看,外贸环境还是颇为寒冷。
巴克莱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预计,接下来几个月我国的出口增长将回落至个位数;进口方面,鉴于内需的疲弱和商品价格的下跌,预计进口增长会降至10%左右。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雪坤在赴江苏、上海、浙江调研后表示,今年中国外贸增长8%的目标偏高,尤其是上半年外贸形势困难更大。虽然国内中西部省份外贸增速很快,但由于基数较小,难以填补因珠三角、长三角发展速度放缓造成的缺口。
出路在转型升级
就在海关总署发布外贸数据的同一天,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开幕。上交会以“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为主题,汇聚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319家企业。
记者发现其中不乏科技含量高的出口企业。相较于传统的出口企业,这些企业的压力普遍感觉不大。
来自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部部长汤寿伍告诉记者,集团的彩棉技术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种类丰富,出口市场遍布全球各地。“相对于传统的纺织企业,金融危机以来,我们集团的市场份额仍在稳步增长。”
机电产品的出口也增长较快,前4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的58.5%。参展商之一的福建唐力电力设备公司副总经理林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口电力设备的利润可以达到20%左右,远远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柴油发电一类的设备在非洲和拉美受欢迎,天然气发电的设备出口欧美,因此对于个别市场的萎缩,我并不是十分担心。”
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外贸企业优势尽显。然而,现阶段我国技术贸易只占进出口总值不到2%,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仍然任重道远。商务部服务贸易和贸易服务业司副巡视员李元表示,技术的进出口日渐成为我国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平衡进出口的关键一环。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