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6月6日电(记者桑彤 韩莹 杨溢仁)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税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虽属短期利好,但不确定性仍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股票市场光伏概念股6日虽受冲击,但短期仍存交易性机会,对于债市而言其行业信用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剧。
“双反”缓冲设置不确定性仍高
欧盟委员会4日宣布,欧盟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在发布会上表示,临时税率将维持6个月直到12月份,此后欧委会将决定是否对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一旦征收,该关税将持续5年。
目前,对于最终欧盟是否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征收“重税”的判断也存在不同声音。
国泰君安分析师侯文涛认为,此方案略好于之前市场预期的强行通过47.6%的初裁税率。两个月的低关税缓冲期,有利于中欧展开深入磋商,以寻求相互妥协的结果。
民生证券分析师王海生认为,由于欧盟已经体现妥协意图,几可预期,8月出台的新一轮谈判结果应显著好于原初裁结果。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余文俊也认为,伴随欧盟内部博弈以及中欧贸易磋商,未来终裁税率很有可能大幅降低。
但是面对分析人士的“乐观”预判,国内的光伏企业却忧心忡忡。湖南利德浆料总经理宁文敏认为,“我们现在已经不抱太多幻想,虽然我们是上游企业,但‘双反’对我们影响也不小。”
在中航工业上海航锐电源科技公司总经理蒋海江看来,终裁结果是不可能逆转的,一方面,我们要在反制手段和依据上多加考虑,必须符合WTO规则,不能授人以柄。此外,还要积极发展分布式发电,中国的农村和城镇化市场潜力大,依靠本国市场才是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