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来自西安城郊的个体养殖户、商贩进城收运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姜峰 摄
收运
分类回收成摆设,私人拉运较普遍
抽样调查显示,200家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113户被养殖户拉走
在杨福玲的印象里,餐余、厨余垃圾与一般的生活垃圾并没有什么不同,“装到一起下楼就扔了。”
她居住的西铁小区66栋楼,与西安市绝大多数居民住宅小区一样,每个单元门前都摆放着垃圾桶、箱,“早晚两回,环卫车收集后,就运到附近的垃圾处理站。”家庭餐厨垃圾的回收没有脱离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收运网络。
尽管小区内的垃圾回收标识远未细分到餐厨废物、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等,但“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简单分类仍让杨福玲和邻居们感到“有些多余、没人会特别在意”。与此相比,“地沟油”、“泔水猪”等名词却时时触动着普通市民的神经。
紧邻66栋楼的西铁小吃城,上下两层百余桌位,因方便快捷、价格适中而食客盈门。据记者目测,中午12点半,同时就餐人数超过300人,且流动频繁,服务人员每隔十几分钟就要挨桌清扫残羹盘碟,并将盛满剩饭菜的桶抬到室外过道边。“到了晚上,就有人开着农用三轮车来收,白天他们进不了二环”,小吃城附近的商贩告诉记者。
傍晚19时40分,在雁翔路与南二环交口,一辆车号为“陕西·AD3513”的五征牌农用三轮车,载着3个无盖、满布污迹的空塑料桶,径直驶进城区。记者一路跟随,在小型餐饮店集中的五路口民乐园一带,只见三轮车主先后赴湖南蒸菜馆、闻香楼川菜馆等多家店面,将各店的餐厨垃圾收集倾倒入塑料桶内。夜幕下,这样的身影绝不鲜见。
“与居民家庭相比,餐饮企业、企事业单位食堂作为餐厨垃圾的主要排放来源,其排放物的去向更为复杂”,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副教授于斌曾在2011年配合有关部门,对西安市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200家餐饮企业,就其餐厨垃圾去向问题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有113家称被养殖户拉走,有14家称可能被拉去提炼“地沟油”,有3家称直接倒入下水道,而更多的企业则选择“三缄其口”。
“谁产生,谁负责”,这是环境管理的通用原则,作为排放单位,餐饮企业自然要花费成本来处理餐厨垃圾。然而记者了解到,很多时候餐饮企业不仅不用掏钱,庞大的私人拉运队伍反而要按一吨三四百元的价格向餐饮企业收购餐厨垃圾,这种供求关系背后的含义不言自明。
而在这利益链条之外,毫无环保防护措施的私人垃圾清运、向地下排污系统直接倾倒等,更对空气、水和城市基础管网造成污染。来自于斌的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西安市餐饮网点已达3万余家,每日产生的餐厨垃圾达1000多吨,其中只有少部分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原因又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