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理财多出收益变“管理费” 浦发交行坐收渔利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最关注的一项内容就是收益。但是不少理财产品说明书中都有这样一条约定,理财产品实际收益如果高于预期收益,多出的收益会作为“管理费”由银行收取。
中新网金融频道随机打开了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发现,浦发银行个人专项理财2013年第37期同享盈添利计划中银行管理费一栏写明,如果理财计划的实际收益低于或等于预期收益,则银行不收取任何管理费;如果理财计划的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则银行收取管理费。
交通银行“得利宝?交银添利69天”人民币理财产品说明书写明,投资者所能获得的理财收益以银行按本产品说明书约定计算并实际支付的为准,该等收益最高不超过按本产品说明书约定的本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计算的收益。投资管理费银行以产品投资运作所得为限,按照理财产品交易合同的约定,在扣除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后,向客户支付应得理财本金及理财收益,如在支付客户应得理财本金及理财收益后仍有盈余的,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归银行所有。
这种“管理费”的收费方式遭到了网友们在微博上的吐槽。炏帝:投资者承担风险,管理人获取超额收益,诚信在哪里? Liu小妮子Liu:银行确实无耻!多了赚了算他的,赔了算客户的。还收管理费用。债券之家:一直就这样,经常随便一单信托,中间业务费挣个2、3千万的,淡定淡定,银行是在用自己的信用赚钱而已。
中新网金融频道采访了几位有理财习惯的市民。市民陈先生表示:“预期收益就是对未来收益基于现状所作的估计收益,既然是估计就有高也有低,所以高出预期收益也是权益人的收益。如果超过预期收益是作为管理费收取,那么如果达不到预期收益银行会不会给予补偿收益呢,如果不补偿,那不如叫最高收益好了,凭啥叫预期收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