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观察:“盐湖案”该到审结的时候了--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金台观察:“盐湖案”该到审结的时候了

张胜军

2013年07月23日00:02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尽管盐湖股份(000792.SZ)与ST盐湖(000578.SZ)吸收合并已完成5年,后者已经退市,但围绕盐湖股份发生的资本故事依然未有终结。

张克强,广东华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126位,身家58.3亿元人民币。早在2011年1月,张克强就因涉嫌“诈骗”44亿元国有资产被云南警方刑事拘留。

2007年,华美系因成功投资青海盐湖集团一举赚得数十亿而在业界声名鹊起,如今,他却身陷囹圄,等待法院判决。

83.48元,2008年12月25日,当盐湖股份的前身盐湖钾肥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后,其吸收ST盐湖的重组方案终于被推到前台。广东华美系数年前借道深圳兴云信投资ST盐湖的财富故事被意外曝光,随后这个投资故事被云南相关方面以涉嫌诈骗立案,并被媒体冠之为资本市场第一大案。

张克强、宋世新等一批当事人被云南方面以涉嫌“诈骗罪”收押至今已3年7个月,昆明中院曾一审开庭,但该案目前仍未有下文。

投资有风险,股市的涨跌更多的是一种纸上富贵。7月19日,盐湖股份股价收于16.61元,创出最近4年新低。以吸收合并后的股价45元计算,盐湖股份的市值已缩水2/3以上。因案发后华美系股权被司法冻结,其股权无法变现,则华美系持有盐湖股份的股权价值也缩水超过2/3。

世事无常,风云变幻。随着资本市场近五年的持续熊市,盐湖股份股价一跌再跌,趋势尚未改变,因为产能过剩,今年以来钾肥价格一跌再跌,股价承压在所难免。

钾肥的景气度下行,这是市场使然,也是经济规律,很难避免,也难以预测。这也正如华美系在2006年借道兴云信投资盐湖集团,参与盐湖集团增资扩股一样,谁也没有料到有了后来的重组上市。

从资本市场赚大钱需要胆识、魄力和眼光,还要加上一些运气。从该案披露出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作为云南烟草旗下的国资投资公司深圳兴云信很早就关注到盐湖集团,期间兴云信曾经邀请云南烟草领导到盐湖集团实地考查,但不知何故,彼时,云南烟草并没有看上当时尚处在亏损中的盐湖集团,拒绝了投资盐湖集团。

正是这一变故,导致兴云信当时的总经理董晓云不得不寻求外援,在这种背景下,华美系应邀入局。

最终,云南方面以“国资流失”的名义,将张克强等人以涉嫌“诈骗罪”逮捕并羁押至今。一桩经济案件3年7个月都无法判决,这在中国的司法史上实属罕见。围绕“盐湖案”有三大争议焦点:一是投资盐湖集团是否设限了只能是国资;二是谁是诈骗案的受害者;三是华美系的收购是否合法有效。

以上三点控辩双方极具争议。华美集团此前向媒体提供的一份由中国学术界最著名的刑法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高铭暄等五人亲笔签名的“云南张克强等人涉嫌诈骗罪案专家论证法律意见书”显示,他们均认为被告人张克强等人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无论张克强等是否有罪,是不是都应该进入公正审判的阶段了。今年以来,随着换届的完成,司法系统出现许多积极变化,一些公众关注的案件相继进入了司法程序,相关案件的公正审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盐湖案”自2011年12月30日在昆明市中级法院开庭一审后,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未宣判。不得不提的是,此案的主角张克强,已在云南看守所被羁押超过两年。而笔者从张克强的代理律师处了解到,目前云南方面再次将其羁押期从6月延长至10月。对于一再延期的具体原因,昆明中院至今仍未对外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作为资本市场广为关注、备受争议的“盐湖案”,尽早开审并作出公正的判决已是刻不容缓。久拖不决于当事人和司法公信力都是一种伤害。

按公诉人的指控,此案涉案金融巨大,当然应慎重。若基本事实不存在争议,按理不应羁押期2年半。如期审结,对国家、相关公司和个人投资者都是一个交待。

 

(责编:杨翼、李海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