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回购阻击“看空” 广汇能源能否“救市”--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金台观察:

6亿回购阻击“看空” 广汇能源能否“救市”

邹光祥

2013年07月31日11:21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48亿元融资、30.25%跌幅、10.16亿元净流出。

    从7月1日到19日停牌,广汇能源(600256.SH)十多个交易日的暴跌引发市场围观。19日的放量跌停更是多年罕见,这直接导致广汇能源停牌“自救”。

    27日,广汇能源发布公告,宣布将实施回购自家股份的预案。根据预案,为稳定投资者预期,公司将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动用不超6亿元回购股份,此次回购价格上限为不超过11元/股,较公司停牌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9.04元/股溢价约22%。

    作为一家市值一度超过500亿元的民营能源公司,广汇能源一直是市场的“明星”,是基金经理眼中的“最爱”,创造了5年上涨20倍的奇迹。

    现在,市场对这家公司产生了严重分歧,基金经理们陷入了一种矛盾的纠结:悲观者认为,广汇能源大势已去,至少短期内难有业绩的支撑;乐观者认为,广汇能源正在进行前瞻性的能源布局和技术革命,未来几年仍有数倍的成长空间,跌下来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

    客观而言,广汇能源在危急时刻动用6亿元巨资“维稳”股价值得肯定,正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正如广汇能源在公告中所称:通过回购实际行动向市场传达公司上下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增强投资者持股信心。

    有分歧才会有交易,股价涨涨跌跌本属正常,但对广汇能源来说,短短十多个交易日暴跌超过30%的确难言正常,是各种“利空”叠加的结果。

    除了遭遇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和资本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外,广汇能源还遭遇了子公司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0 万吨甲醇/80万吨二甲醚、5 亿方LNG 项目”爆炸停产、与成都蜀城货运公司合作官司等利空影响。

    此外,广汇能源此番股价暴跌,与机构集体抛售相关,多只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已经清盘或者减持该股。基金的出逃,缘自对广汇能源短期业绩忧虑与煤化工技术的巨大分歧。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是广汇能源巨额的融资盘,在一些基金经理看来,这会有一种随时将塌下来的危机。

    数据显示,广汇能源一直市场的融资大户。今年开始由去年底的30亿元节节攀升,公司股价在3月下旬也创下22元(未复权)的历史新高。7月初,该股融资余额达45亿元,7月10日更是冲上48亿元。

    最新融资的数据是,7月22日到7月24日,在停牌没有交易的情况下,广汇融资客户通过直接还款的方式偿还了3.75亿融资款。截止7月24日,融资余额为38.12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广汇能源大股东有超过一半的股权被抵押融资,而这一点广为市场诟病。笔者认为,此轮危机固然与大环境整体有关,却与公司整体资本运作相关。一旦形成不好的预期——抛售潮,将危急公司资金链安全。

    一直以来,广汇能源在公司利益和市场利益间过于靠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捆绑”。再加上公司市场形象一度负面缠身,加之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透明度不够,很容易形成“人为”恐慌并被刻意做空。

    或许广汇能源及时出手能暂时稳住股价,但能否就此扭转市场预期、彻底消除投资者疑虑尚待观察。

    一家公司该怎样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该不该出手救市,能否稳定住股价,该如何应对舆论。这些,对广汇能源都是急需思考并认真对待的问题。

    40多亿的融资盘像一个“定时炸弹”,这样天量的融资额极易让股价暴涨暴跌,让投资易变成“投机”,很难判断,这40多亿融资额里有多少是广汇能源的真正投资者。当务之急,广汇能源需要完成与市场利益的切割,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譬如更加统筹能源布局和科学规划、夯实内部管理、强化技术创新驱动、理顺与资本市场和媒体关系等。

    如何理性的看待广汇能源的未来和成长,避免陷入过度悲观和过于乐观的怪圈。任何一个公司的成长都需要时间,业绩将是最好的证伪,投资者不妨多一些耐心。

    广汇能源已经经历了一轮高成长,要跨入千亿级市值的俱乐部,于广汇能源而言,还有相当长的时间累积。投资者需要观察的一个指标是,什么时候广汇能源的融资额回缩到一个正常的水平,或将是新的契机的出现。

    过高的融资额,对所有广汇能源的投资者,都是一个“威胁”。

(责编:李彤、刘然)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