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小镇居民禹军成
网购离咱还有点远
本报记者 朱 磊 刘 峰
账本
每个月家里的手机话费40多元,宽带费78元,电话座机费10元,每月在信息消费方面的开支最低应该在140元左右
期盼
在网络技术方面能多点培训,或者派些大学生村官来指点指点
贺兰山脚下的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下辖6个行政村,最近的村子,离镇中心不过几里路。
今年30岁的禹军成,刚刚把自己的面包店开在了镇上。他老家在村里,但经过读大专、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小禹算是村子里见过世面的人,现在把家从村里搬到了镇上。装修新家时,他特意装了网线。“主要目的就是多接触外面,怕自己落伍了。”小禹说。
“我用的手机是智能手机,1200元左右。每个月的手机费40多元,话费主要是跟客户联系接打电话。为了通宽带上网,家里安装了固定电话,月租10元。家里用的网络是包月制,月租78元。这样算下来,每月在信息消费方面的开支最低应该在140元左右”,禹军成说。
晚上回到家,禹军成爱趴在电脑前上网,看电影,浏览网页,聊天,收发邮件,学习面包制作,跟同行交流心得。“这个很重要,一旦发现新的做法和心得,我就马上尝试,店里生意也越来越好。”说到这里,他有点得意。
小禹家里一共7口人,弟弟和弟媳在国外打工,父母从村里搬出来和他一起住:“老人自己不会上网,我就打开网页给他们看,偶尔也看看电影,”禹军成说,对全家来说,网络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和在利比里亚打工的弟弟视频聊天,每个月全家人至少要和弟弟在网上聊好几次,一向节俭的父母也觉得这个钱花的很值。
谈起网购,小禹说他还没亲眼见过网购的快递到镇进村的。“我们农村对互联网的应用还是停留在获取信息、娱乐消遣、联系朋友等方面,网购离咱还有点远。程序陌生,也比较麻烦,农村人学来慢”,禹军成说,大多数农村家庭还是愿意进城采购,包括他自己。“不过网购还是很时髦,将来有可能,我希望把店面也搬到网上去。”小禹笑着说。
每天,禹军成都能看到很多年轻人骑摩托车从附近的村子来镇上网吧上网。随着上网年轻人的增多,这几年,小镇上的网吧也由一家变成了3家,最大的一家网吧有50多台电脑。走进网吧,几乎都是在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网吧上网一小时3元,这个费用还能接受。”一位正在上网的小伙子说。
采访中,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我们也希望多从网上获得些养殖信息、劳务信息,还想通过网络发布相关的招聘信息、中介信息,让互联网成为促进村里发展经济的手段,但光靠我们村里几个人的水平还搞不起来,盼望国家在这方面能够多点培训,或者派些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下来指点指点。”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6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