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已达35年,比日本 、新加坡、韩国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高速增长期都长。然而,我国刚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人们会问,是经济增长被高估了吗,我们怎么还没富起来?这里,关键在于经济增长和财富增长不一定同步。
经济增长指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而GDP是每年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包含着折旧。财富和GDP不同。财富是存量,GDP是流量。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国民财富包括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本(建筑物,机器,交通工具等),人力资本(健康、教育),清洁环境,生态资源,水资源,水产资源,森林,石油、煤炭、天然气、矿藏,等等。
GDP和财富不一定同步增加。人们用劳动和现有财富生产GDP。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的价值大于消费掉的,财富就会增加;否则,财富就会减少。比如,生产化工品时,将污水排入江河,污染河水,杀死鱼类;或者将污水注入地下,毁坏地下水资源,这样尽管GDP上升,而国民财富大大减少。
再如,把盖的楼、修的路毁掉,重新盖、重新修。拆楼、挖路创造GDP,新盖楼修新路也创造GDP, GDP会增长,但财富未必增长,因为原有的财富被毁掉了。还有,粗制滥造,不求质量,用了大量资源,建的楼裂了,造的桥垮了,修的路塌了,虽然创造了GDP,但财富浪费很大。另外,环境污染危害健康,造成医疗费用上升,也在减少财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等人2010年估算,中国总财富2000-2005年间增长率为3.86%,美国和印度分别为1.39%和2.60%;中国人均财富增长率为2.92%,美国和印度分别为0.22%和0.86%。此项数据说明,我国国民财富增长大大低于GDP增长。
我国正继续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于各种产业,投资于教育、医疗卫生和科技创新等,经济增长潜力还很大。为了积累更多的国民财富,我们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发展必须有长远规划,切忌短期行为。从全国范围讲,需要制订国家发展长远规划,涉及到城市布局、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采,等等。日本上世纪60年代就制订了国家发展规划,并且不断完善。我们每个城市也应该制订长远发展规划,而不是随着领导变动而变化。当然制订规划要集思广益,规划要合情合理。
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要讲质量。建设一点是一点,建得结结实实,而不要盲目追求数量,摆花架子,玩花活。欧美发达国家百年以上的建筑比比皆是。新加坡也是这样,把每寸土地都规划得很好,把道路、楼房、下水道等修得十分结实耐用。别人家好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
要严格管制污染型企业,保护环境。不少企业污染环境,将自身的成本转嫁给社会,对此政府应该征税,使企业承担所有生产成本。有些地方政府的利益和污染企业一致;企业为了利润,想把成本转嫁给社会,地方政府为了税收收入,招商引资,而忽视环境。一些地方吸引发达国家禁止生产的企业到中国来,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可见,全社会利益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未必一致。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法制建设,促使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与公众利益一致。
要保护自然资源。我们有些地方发现油、煤、天然气后,就急不可待地开采,不管以后的事,更不用说考虑后代了。有的甚至土法上马,造成浪费。美国天天勘探石油,发现油后就把井封住了,留待以后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说石油储量够50年用,现在仍然这么说。另外,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这些年来,许多河流水位大降甚至断流,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这是巨大的财富损失。不少地方拼命打深井,无节制地攫取地下水。
保护良田。我国有13亿人口,农业对我们生死攸关。我们要保护耕地,保护良田。一是要防止城市野蛮扩张。二是要把城市和工厂应尽量建在质量差的土地上,把好地留给农业。过去交通工具简陋,城镇都在平处。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住在坡地上视野更开阔,更舒适。在发达国家,土地的价值是未来能生产的所有作物现值总和,良田很贵,坡地便宜,所以许多城市和工厂建在不好的土地上。我们要切实限制地方政府廉价征购良田。
重视无形财富的积累,包括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受劳动力供给和自然资源的限制,我国经济发展最终得依靠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教育和医疗都创造人力资本。我们要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有思想、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要加大医疗卫生投资,改善生活环境,加强食品安全,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在科技和教育领域要破除官本位,把优秀人才吸引到科研第一线,并营造公正的科研环境,让研究人员心情舒畅地从事创造性劳动,加快我国科技创新。
斯密在《国富论》中讲,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是按人均财富度量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看总量。比如说,英国比中国富, 指的是英国人均财富或人均收入比中国多。据经济史学家麦迪逊估算,中国1850年的GDP总量是当时头号强国英国的3.9倍,但人均GDP只有其26%,是积弱积贫。我国GDP总量可能要不了十五年就能赶上美国。但人均GDP即使在快速增长情况下,也要近半个世纪才能赶上美国,而人均财富赶上美国需更长时间。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长计议,注重国民财富积累,扎扎实实地努力,把国家一点一点建设好,使国民一步一步富裕起来。(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
- 官方称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底线为7.5%
- 樊纲: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长会企稳回升 增速7%-8%
- 经济回暖走势比较强劲
- 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
-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发展的良性轨道上行走
- 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经济形势专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