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数据称,今年1至9月,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3.2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0.5%。相形之下,中国前三季度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5亿美元,同比下降3.9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40%。
“半数多”外资流入服务行业,既暗示了中国经济“调结构”的可喜成果,同时也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下一站”带来了更多思考。
“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提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下降,是产业结构转型中必然发生的,意味着中国在摆脱粗放型、高耗能的增长方式上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
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变化,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国门初开,对宾馆建设、旅游服务等需求大增,外资在这一时期大量进入中国的房地产和社会服务领域,形成了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第一波高潮。
上世纪末至2006年,尽管服务业各个门类均出现强势增长的态势,但大多数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受到政策限制,外资无法进入。这一时期服务业利用外资保持在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2006年底,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中国服务业全面对外资开放。“自2005年的不足1/3,到2010年的接近1/2,再到目前的数量过半,外资青睐中国服务业的趋势是明显的。尽管不能排除房地产领域的‘吸金’作用,但金融、零售、交通运输、医疗服务等也成为外资流入的热点领域,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白明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1年,中国服务业开始成为劳动力就业率的第一大部门。而自今年第一季度始,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部门。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研究员周密指出,服务业吸引外资加剧有三大原因:一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正在加快,人才、政策、市场等服务业发展的氛围已然形成;二是随着中国货物贸易量扩大,对服务业的需求强劲,推动了跨国公司对服务业的投资;三是从统计上看,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欧美再工业化,制造业跨国公司比重下降,使得服务业的相对比重提高。
“服务业在利用外资中的占比过半,并不意味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中国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对新华社记者说,“核心的问题是要看外资投到了哪里。”
根据商务部的举例,今年1-9月,在流入服务行业的外资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了112.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了117.76%,而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业则增长了696.71%。
“增长最快的是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业,增长了近7倍。其中又以‘工程建筑业’中占了大头,说明外资流入房地产领域仍然明显,并带来隐忧。”张燕生说。
此外,尽管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增长势头明显,但服务业的投资潜力依然巨大。据统计,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所占的GDP比重平均为70%,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50%,而中国是44.6%,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同时,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在东、中、西部地区间也存在巨大差异。随着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人口向东部地区主要城市群聚集,很可能出现地区间制造业差距不断缩小而服务业差距逐渐扩大的局面。
周密指出,服务业吸引外资与制造业吸引外资的套路不同,不能仅仅“比拼优惠政策”。“一是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保护力度;二是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三是营造服务业发展的宽松环境。”
“无论如何,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增长态势仍会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这需要我们清醒地辨析其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新挑战。”张燕生说。(刘畅 袁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