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利好爽约频变噱头
在北京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张大伟看来,燕郊楼市正在陷入尴尬的滞销状态。一方面,投资需求占比较大,市场空置率高;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已使燕郊难以承担现有人口压力。
据了解,当前燕郊共有超过50万人口,其中30万为“居住在燕郊、工作在北京”的北漂一族。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燕郊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睡城”。
周磊便是“睡城”的一员,他使用北京的手机号,工作和生活重心都在北京。每天乘坐930或813路公交车到大望路去上班,下午再乘车回燕郊,算上排队等车的时间,每天的交通成本达到4个小时。“个中辛苦,难以言说”。
最初,每天经过京冀交界的潮白河时,周磊的手机总会收到短信“欢迎来到河北”、“欢迎回到北京”。后来,河北移动不再发送提示短信,只有回到北京时,他还能收到“欢迎回到北京”的信息。“燕郊不想拿自己当外人,北京却想划清界限。”周磊半开玩笑地说。
这种关系几乎颇能诠释两地的心态。据悉,有关燕郊的各种利好信息,总是从河北省传出,最终以北京的辟谣或不回应而告终。这种不确定的利好也导致燕郊楼市不断震荡。
2008年,受益于北京奥运会带来的“燕郊将划归北京”的说法,燕郊楼市迎来大量购房者,房价也大幅上涨。但此后,该消息不了了之,燕郊房价又因过度透支而迅速回落。2009年,北京到燕郊城铁规划获批的消息再度传出,燕郊楼市一度升温,但同样在无法证实之后沉寂。
此后数年间,燕郊楼市曾经历过多次震荡,直到去年上半年,燕郊房价攀升至12000元/平方米的水平,此后便再难进一步攀升。
张大伟表示,燕郊楼市多年来受到各种利好消息刺激,如统一区号、统一区划、城铁联通等。但到目前为止,除了正在建设的密涿支线外,无一利好变成现实。正因如此,使得燕郊楼市在震荡中逐渐产生疲态。所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实质性利好落地之前,燕郊楼市恐难有起色。
他还表示,燕郊楼市走向与北京有着很大的正相关性,在北京楼市陷入滞涨之时,燕郊市场恐难有起色。他还透露,与北京个别项目的低开类似,近期燕郊已有部分楼盘出现降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