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演讲
人民网北京7月2日电 (李海霞)2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在京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表示,交通运输合作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行领域和重要基础。多年来,中国交通运输部门致力于加强与周边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通运输合作。
翁孟勇表示,古老的丝绸之路曾开启了中国与周边和亚欧国家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它促进了沿线国家经贸、人文的交流交融,为世界历史谱写了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去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时,倡导携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战略构想。
翁孟勇介绍,这一构想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有序和自由的流动。资源高效的配置和市场深度的融合,为沿线各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经济复苏与繁荣发展。交通运输合作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行领域和重要基础。多年来,中国交通运输部门致力于加强与周边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通运输合作。具体表现在:
一是编制了区域交通互联互通的规划。通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合组织交通部长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倡导制定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规划,并取得了积极效果。2008年,中国-东盟交通部长第7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与东盟交通合作的战略规划,提出了发展四纵三横七大运输通道,涉及到海陆空约90个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同年,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成员国通过了本地区运输与贸易便利化的战略设施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发展连接中亚地区各国,以及本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六大运输通道,并确定了相应的重点实施项目。
二是实施了一批交通的重点合作项目。按照交通规划路线图,依托建立的合作机制,与相关国家交通部门共同努力,陆续实施并完成了昆曼公路、清孔-会晒大桥、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整治、中越红河大桥、中尼热索桥以及境外重大的港口项目。在东南亚方向,依托昆明、新加坡经济走廊,与东盟国家启动实施泛亚铁路的建设,公路通道的升级改造,内河航道的建设,并增辟了海上班轮航线。在中亚方向,依托第二亚欧大陆桥,与中亚初步形成了北中南三条陆路运输通道,主要包括跨境公路六条、铁路两条、管道一条,并开通了八个边境口岸。
三是积极推进国际道路运输的便利化工作。针对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有关国家道路运输通而不畅的问题,我们积极开展运输便利化推进工作,推动我国加入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的协定,促成了上合组织成员国达成了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推动成立了国家便利运输委员会,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运输便利化的措施,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国际道路运输的便利化。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现代物流作为与东北亚地区开展互联互通的切入点。与日韩两国建立了东北亚物流信息网络,依托信息服务平台,在中韩两国之间开展了陆海联运汽车,通过海上通道实现了汽车的直达运输。
四是积极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运输合作。我国已与周边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签订了十多个双边和区域性的汽车运输协定,目前,除阿富汗、不丹外,我国与周边其他接壤的国家均实现了汽车的直达运输,开通的国家的汽车运输线路已经达到了278条。自2011年以来,依托新欧亚大陆桥合作项目,已先后开通了渝新欧等九条中欧货运国际板、中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先行先试的示范项目,不仅带动了中国十个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对进一步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以及欧洲地区的经贸关系,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的合作仍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运能不足,技术等级偏低,标准不统一,运输协定难以全面落实,运输合作水平低等问题。”翁孟勇说,借助于媒体合作论坛这个平台,我们提议,沿线国家的交通运输部门要继续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第一,健全和发挥好既有区域合作机制的作用。发挥这些机制在统筹各类资源,协调各成员国的动员能力,做好总体规划,实现区域均衡、结构合理、利益普惠的基础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综合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提升过境运输的效率,带动沿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继续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和重大的项目对接。特别是要做好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对接,做好境内外的有效衔接,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实施方案,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建设便捷畅通、安全可靠的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的网络体系。
第三,进一步推进跨境运输的便利化。共同协商解决跨境运输中的货源、价格、安全、通关等实际问题,推动海关、检验检疫、交通等信息系统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港口接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加快解决通关便利化的软件的制约,切实提升便利化运输的效率和水平。
第四,深化交通运输的合作,坚持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沿线各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物流企业的作用,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目标,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技术、资金、运营等方面开展深度的合作,合理打造交通运输合作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