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2014年阶段性专题

责任不含糊 担当不止步——向在海南抗灾一线的南网员工们致敬

2014年08月01日14:44        手机看新闻

7月24日,东莞供电局抢修人员正在利用钩机立杆。 尹文青 摄

烈日炎炎,当你坐在家里吹着空调,仍大呼热得受不了时,你是否知道,有一群人正在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奋力于抢修复电?

茶叶飘香,当你惬意地躺在柔软的沙发上,品着香茗欣赏《中国好声音》时,你是否知道,有一群人还在黑夜里打着手电筒忙碌着为群众送电?

亲情无价,当你牵着爱人的手、抱着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家门口散步时,你是否会想到,有一群人背井离乡,日夜兼程,奋战在海南的各个抢修点?

他们,就是我们可爱的南网人,每一次灾难面前,南方电网员工总是齐心协力,奋力抗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一盏灯点亮的背后,是南网员工艰苦鏖战的日日夜夜。

如今,抗灾复电的脚步还在铿锵前行,一万多名南网员工还奔忙在抢修复电的战场上。然而,一座精神丰碑已巍然屹立在琼州大地。南网人的担当永不止步!

劲往一处使 只为万家明

电网员工争分夺秒抢修,当地政府、社会全力提供帮助

太阳火辣,持续高温,台风过后,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树木,难觅一丝阴凉,供电抢修队员在烈日下从早忙到晚,吃饭都在工地上,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截至目前,有来自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及海南的1.4万多名抢修队员(其中外省区8700多人)奋战在海口、文昌各受灾乡镇电力抢修一线。

一个个相互理解、支持、关爱的感人故事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7月25日,夕阳西下,抢修人员仍然忙碌抢修。黄树超 摄

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台风过后,灾区满目疮痍,供电设施损毁严重,电线杆或折断,或倒伏,变压器遭损坏,文昌多个乡镇陷入全面停电,抢修工程量非常大,注定了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在南方电网公司的统筹协调下,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省区供电部门纷纷派出抢修人员前来海南支援。

7月20日,台风过后第二天,云南电网公司就陆续派人到文昌灾区开展电力抢修工作。云南电网公司抢修队员程浩告诉笔者,尽管非常辛苦,他们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全部坚持在一线工作。

云南四季如春,很少持续高温,部分队员水土不服,吃不下,也睡不好。“工人们天天吃盒饭,不合口味,根本吃不下。在学校打地铺,晚上蚊子多,也睡不好。”程浩说。

“当地政府对我们电力抢修抢修队员非常关心,送来了水果、矿泉水以及床板、凉席等。”程浩说,当地群众也很热情,让抢修抢修队员们中午去他们家休息,还提供热饭菜,这点点滴滴对抢修抢修队员们来说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

一线抢修人员非常辛苦,后勤保障工作也不轻松。7月30日上午,记者在抱罗镇海南电网公司抗灾复电后勤保障中心看到,这里一片忙碌。炒菜、盛饭、打菜、打包等分工明确,他们要将2000多份饭菜配送到抱罗镇、冯坡镇等乡镇电力施工现场。

“上午从9时开始盛饭,一直到12时,15时开始,盛饭到18时,刚蒸出来的饭热气腾腾。一天忙下来,整个手都是红的。”海南电力物业公司工作人员马赫说。

7月26日,茂山小学三年级一名小学生为供电抢修人员送来了一封感谢信。 肖治文 摄

各界的关爱成“铁军”后盾

千里驰援,南网一家亲。为了让电力抢修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抢修工作中,文昌市政府、海南爱心企业以及当地受灾群众都尽心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

得知部分供电抢修人员要进驻抱罗镇,抱罗镇罗峰中学主动腾出学生宿舍,并打扫好卫生,联系防疫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他们是来援助我们灾后重建的,作为灾区群众,提供必要的便利是应该的。”罗峰中学校长彭业伟告诉笔者,学校还安排了两名保洁人员,每天帮助他们打扫宿舍卫生。

带着抢修工具,开着工程车直奔灾区,就投入到电力抢修工作中,很多生活方面的问题电力抢修人员根本来不及考虑。政府、爱心企业、当地群众等社会各界想方设法“补”上这一课。

数千人的吃住问题,物资该如何配送?海南合众郑州日产汽车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得知海南电网公司运输车缺乏后,立即决定提供部分车辆,并为每辆车配一名司机,由海南电网公司调配。

电力抢修人员天天在太阳底下暴晒,顿顿吃盒饭,维生素摄入量相对较少,吃水果补充营养非常必要。海口南北水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商王强告诉笔者,7月27日,海南电网公司工作人员到南北水果批发市场购买水果,当他得知是给文昌灾区电力抢修人员补充营养时,马上就提出不用花钱购买,由他负责免费送。王强跟几家水果批发商沟通后,大家积极响应,连续3天来,他们都给文昌电力抢修人员免费送水果。

这场电力抢修战役仍在继续,身心疲惫的抢修人员一直坚持高强度工作,越到后面越艰难,他们以坚强的意志诠释了电力“铁军”的精神,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爱是他们坚强而有力的后盾。 (韩海光卢传隆)

7月26日夜,家住公坡镇力群村委会附近的村民为突击队员“掌灯”夜战。 杨志坚 摄

■千里行军

12小时的“轮渡会”

7月21日,广西电网公司支援海南抗台风抢修复电队员经过3个小时的奔波后,终于来到北海,准备上轮渡赶赴海南。

“阿雄,我手机没电了,借你手机给我打电话回去给我老婆一下,今天出来太急,没来得及跟她说一下,怕她担心。”

“尽管打,报个平安,这次过来肯定是要让海南电网恢复得差不多才得回了。”队员梁华接过唐海雄手机后,及时报了平安后便准备登船了。

在这一批驰援队伍中,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到海,第一次坐船。“老黄,我们的急救药箱今天在你车上,你带上来了吗?小潘身体有点不适,估计是晕船了。”当渡轮离开码头后不久,就已经开始晃了,有些同志已经开始有了晕船反应。

“在我车上,我下去拿。”服下晕船药后,小潘似乎感觉好点了,但仍露出痛苦的神色。此时船上响起广播,“北部湾3号”大约会在12个小时后到达海口。

“北海都还没有恢复供电,还是一片漆黑,海南不是更加严重了?”

“12个小时?怎么要那么久啊?什么时候才能投入抢修啊?”队员们纷纷议论着。

当天上午还在自己辖区抢修,下午却急忙登上了救援的征途,经过近4个小时长途的奔波后,刚上船,有的队员就一头躺下睡着了,为的是养足精神,做足连续奋战的准备。

李盛标是广西电网武鸣供电公司赴海南支援抢修的负责人,他说,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看大海,然而此刻在狭窄的船舱里,他已经无暇欣赏大海的美景,而是忙碌着与副指挥长付强碰头,召开救援碰头会,直到凌晨1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座位上小憩。

7月22日一大早,李盛标便与抢修队员们一起商讨抢修方案。“我们没带摇表”、“台风袭击,树木肯定大面积压在导线上,我们需要有油锯才行,不然光靠砍刀是不够的”、“还有拉杆车”、“应急灯”……根据以往经验设想南网受灾的情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将抢修中会用到的物资列了出来,包括列出出发前所带的物资、没有来得及配备的。对尚未配备的物资,一一列出清单,待手机有信号了再报回公司,及时调拨。

当一切都准备齐全时,已是12时,此时广播响起,已到达海口,大家急忙收拾行李,准备赶赴抢修一线。 (陈阳升)

7月27日,深圳供电抢修人员将1号文明支线——水田里的电杆扶正加固。 唐政忻 摄

刻写在海岛的南网深情

7月29日中午,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的气温酷热难耐,曲靖供电局海南抗风复电抢修队的数十名成员在大贺村忙着抢修400伏线路。在距离抢修现场仅200米的大海,却丝毫未影响到他们对工作的专注,整天时间里,没有一个人到海边去踩过一脚沙滩。而对于队伍中的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他们平生第二次与海保持如此近的距离。

5天前,他们第一次与海近距离接触时,这群来自云贵高原的“山里人”对海表现了满腔激情,和当前的他们完全判若两群人。

7月23日,曲靖供电局海南抗风抢险队伍进入广东境内时,“山里人”固有的看海愿望在人群中萌发。几十人的车厢内,几乎所有人都开启了手机导航,时刻关注着车队所处位置和距海的距离。车里两个曾经见过大海的队员成了“导游”,为大家讲述着大海的奥秘。

7月24日中午,经过1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湛江徐闻县。在登船的那刻,大家十分激动,纷纷寻找最佳的观海点。由于组成车队的6辆汽车需要摆渡过海,办理相关手续和登船时间约有一个多小时。这段时间,对抢修队来说可谓是出发以来最兴奋的时刻,他们个个拿着手机,争相拍照,在围栏上尽可能将身子向外倾,竭力感受来自海的气息,不少人甚至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欢呼……

站在三层的客舱围栏旁,穷目远眺,茫茫大海直通天际,听着海风天籁,领略宏阔海景,平生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宇宙是如此之大,沧海是如此之辽阔。俯视下看,巨轮前行时掀起的宏大海浪和层层白沫,让人无限感叹人类征服自然的非凡力量。此刻此境,无限遐想不禁涌上心头。

因为“威马逊”台风,让深居云贵高原的抢修队员实现了一睹海景的愿望。当我走进船舱时,眼前的一幕不禁让人震撼:半小时前还在为大海欢呼雀跃的抢修队员,此刻却在客舱的坐凳上呼呼大睡起来,眼前的海景,已没能抵住他们来自体能深层的疲惫。而这种疲惫,正是来自于他们连日来的星夜驰骋。对于他们而言,看海是内心深处的莫大渴求,而救灾的迫切心理,却远远高于海景的美。

记得救援车队7月22日开拔后,一路上,队员们借助手机网络,查看海岛的灾情,谈论着心中所想的海岛“遭遇”。那时,他们不再是台风的“局外人”,海南岛所受的重创,在他们中间表现出激烈的疼痛感。正是这种“疼痛感”,催发着他们疾步前行。自22日开始,他们每晚的睡觉时间不足两小时,每早集队出发时,布满血丝的眼眶昭示着疲惫,但脸上却写满了早日抵岛的迫切心情。

接下来抢险期间,这群抢修队在酷暑的气候条件下,在无水无电的生活环境中,整日挥汗如雨,穿梭于蚂蚁丛生,倒树遍地的工作现场,顽强而出色地抢修着。

大海,给了他们心灵的欢跃,同时,也佐证了他们奉献光明的决心。 (杜明彦)

截止7月31日18时,海南的抢修队伍分布、复电情况。制图:赖增鹏

■抢修故事

抢修一线必备“三宝”

对于习惯在爽爽天气里工作的贵州队员来说,海南岛高温湿热的天气是抢修工作中需要首先克服的困难。

一开始,部分队员很不适应当地的天气和水土,出现了中暑、头晕等现象。酷暑难不倒骁勇善战的电网人,平时不起眼的生活物品,却成为了抢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贴心伴侣。

吊床——让午休也浪漫一下

每当正午的太阳最火辣的时候,树林里、楼房下都会拉起来一个个军绿色的吊床,这是近些天来在贵州电网都匀供电局抢修第一线的施工现场出现的一道道独特风景线。

据了解,为了让在前线辛苦工作大半天的抢修队员们中午能够休息好,快速恢复精神和体力,都匀供电局抢修突击队前线指挥部给抢修队员们送来了吊床。

“想不到第一次吹着海风在椰子树下睡觉居然是在抢修现场上。”不少抢修队员领到吊床后幽默地说道,躺在吊床上休息,感觉四周的风景都变浪漫了。

毛巾——防暑降温的神器

烈日当空,气温36℃。

在文昌市公坡镇定堆10千伏支线路抢修现场,凯里供电局苗乡侗寨电力服务队三穗分队队员们争分夺秒的进行着复电抢修,和以往略有不同的是,每个队员脖子上都缠绕着一条毛巾,趁着工作间隙,队员用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

“每天最少擦汗100次!”三穗分队队员杨义方说,考虑到海南的高温天气,凯里供电局统一购进毛巾给队员们使用,为了更好的降温擦汗,大家通常都会把毛巾打湿后挂在脖子上,可是海南的高温天气,没多久毛巾就被自然蒸干了。

于是反复打湿毛巾,就成了抢修间隙的一件趣事,队员们说,这高温不仅把毛巾给自然烘干了,说不定还带有杀菌的强大功效。矿泉水——以喝酒的气势来喝水

在烈日暴晒的文昌抢修现场,抢修队员们每天喝了多少水?你知道吗?

遵义供电局申友强服务队员冯德宽说,在抢修现场,火辣辣的太阳像个大火球,顶在自己的头上,什么事儿不干都会热出一身汗,更何况他们还要工作。

体能严重透支的情况下,及时补充身体里的水分,就格外重要。冯德宽说,每个队员每天平均要喝上10多瓶矿泉水和红牛等饮料,才能保证充分的“作战”能力。

“平时我们喝水都是一口一口的,在这里我们喝水都是整瓶往嘴里倒的,仿佛一口喝少了达不到解渴的效果。”队员们幽默地说,他们这是拿出了喝酒的气势来喝水解渴。

(王春山 黄国辉 潘聪 万明忠 杨志坚)

感受两种温度

7月26日,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10千伏宝邑线大惠台区抢修现场,云南电网公司楚雄供电局抢修队员李永春正在5号杆上开展紧线工作。随着他不断使用钳子和扳手紧固瓷瓶上的导线,脸上沁出的汗珠不断变大,最后形成一条汗水往下滴,打在杆下配合的王云刚安全帽上,发出轻微的“嗒嗒声”。

半个小时过去,李永春从杆上下到地面时浑身湿透,一瓶550毫升的矿泉水他一口气就见了底。

根据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当天的气温达到38℃。

坐在屋内也会全身出汗,晚上睡觉,难以入眠,抢修作业更是汗如雨下,从云南来到海南支援电网抢修,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这里的炙热的温度。

与炙热相比,这里另外一种温度,则是温暖的。

也就是在上面提到的作业现场,抢修人员却感受到了当地老乡们的热情。

5号杆就在大惠村两家村民的房屋前,坐在这里乘凉的村民一直观看着抢修队员在为他们恢复电网。看到抢修队员顶着烈日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活也不休息,一个60多岁的老大爷再也坐不住了,他从椅子上起身走到队员们身边,用当地普通话并带着手势与队员们交流起来,“你们太辛苦了,到我家里面歇半个小时再干活,不然这样你们会受不了的。”队员们婉拒了老人家的盛情邀请继续工作。

不一会儿,老人家提着一箱矿泉水又走了过来,拉着队员的手说:“这是政府发给我们的水,我送一些来给你们,你们要多喝水才行。”这一幕,让队员们深感温暖。

队员唐志军这两天都是带领队员走村窜户恢复低压线,他感受最大的就是村民们的热情:“不管到哪个村,老乡们知道我们是云南来的,都会拿出切好的西瓜、拔好的椰子请队员们品尝。” (樊家海)

文昌市公坡镇东排山村一位小朋友把自家买矿泉水送给抢修人员。陈举 摄

驻地来了卫生队

7月25日、26日连续两天,广西电网支援海南抗台风抢修复电住所——镇北中学来了一群“稀客”,他们穿着白大褂,身背喷雾器,手里还捧着灾后疾病防御知识手册。他们是文昌市铺前镇政府和当地卫生院组织的医疗、卫生防疫人员。“你们过来帮我们抢修电网,我们为你们解决后顾之忧。”当天,他们来到驻地进行义务环境卫生防疫,为抢修队员创造一个卫生干净的环境,防御疾病的发生。

据悉,镇北中学目前已放暑假,由于遭受台风的袭击,校园内一片狼藉,四处是散落的树枝、食品垃圾袋,指挥部临时征用的教室也是满地灰尘,抢修队员所住的房间内经常有蟑螂出没、蚊虫“飞舞”,台风期间被雨水淋湿过的柜子、床板也透出一股股霉味。

当了解到广西来的抢修复电队伍就驻扎在这样的环境里的时候,地方政府迅速组织了医疗和卫生防疫人员上门为指挥部“消毒”。身穿“白大褂”工作人员一进入学校就紧张地开始工作,从车辆上卸下消毒用具和药品,背起喷雾器,戴上口罩,逐个房间、逐个角落的全面实施了药物喷洒消毒和卫生处理。做好房间消毒工作后,他们还给抢修队员介绍了减少蚊虫繁殖的方法,并嘱咐抢修队员如有身体不适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最后,还热情地说:“大家(抢修队员)到我们医院看病,一律免费。” (罗洋)

“鱼塘的复电我们包了”

“妈妈,好多电线都拉起来了,今晚是不是有电了?”

“小应应,叔叔们说今天就把电架好,以后,咱们家塘里面的鱼就不会翻白肚子了。”

受台风影响,没有电的几天可苦了应卫文、王委亚这对浙商夫妇。看到承包的鱼塘,鱼一天天大把大把地“翻白肚子”,连年仅5岁的儿子小应应也替爸爸妈妈担忧起来。

应卫文、王委亚夫妇承包的鱼塘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公坡镇派出所旁,有3个喂养大鱼的池塘和1个育养鱼苗的小池子,共计100亩左右。

“按照往年,我们3个鱼塘卖出去的鱼可以赚到十五六万元以上。”头戴一顶草帽的应卫文,一边收紧用于搅拌池水、增加水流动的增氧机,一边介绍:“海南的天气很闷热,一个池子没有3到4台增氧机是不行的。我的4个池子共14台增氧机,以前最热的时候每个月用电量高达1万度。”

“这几天,没有电后,增氧机摆在那里不能动,加上很闷热的天气,5到8两的鱼,每个池子每天死上5000条以上。”应卫文继续“倒苦水”。

“前几天,有个路过的老乡对我说,没有半个月的时间,这个电是搞不好的。当时那个担心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今天看到你们贵州电网突击队来帮我架线,马上就可以通电了,我的这些鱼儿有救了。”王委亚非常激动地说。

应卫文、王委亚夫妇用的电是10千伏公坡线昌伍支线,这条主线已于7月24日抢修完毕恢复送电。“这个鱼塘的复电我们包了!”想到这个鱼塘急需用电,贵阳供电局驰援海南抗灾保电指挥部特意安排25名工作人员为该用户线路开展抢修,7月25日18时40分,将350米左右的0.4千伏低压线路抢修完毕,19时27分恢复供电。(白子辉)

珠海供电局在文昌市翁田镇10千伏东岛支线施工现场。莫少豪 摄

■前线感想

此次抢险,虽然南网抢修人员多达上万名,但现场的抢修工作有序开展。比如,中山供电局22日抽调300余人开展小区配电房、台区巡查工作,就是按照分组分片区的形式开展,首日便完成了203个小区配电房、台区供电设施的巡视检查,高效而有序。——广东电网中山供电局刘文浩

在海南的几天里,我看到了不计其数的驰骋的南方电网抢修车辆,也看到了烈日下咬紧牙关、埋头苦干的身影。危难时刻,才是体现真情的时刻,才是真正彰显南网人精神的时刻,我从数万抢修人的身影里,看到了南网人的态度,看到了南网的责任,更看到“万家灯火”的深情。 ——广东电网佛山供电局郑辉

八天八夜,转战湛江遂溪、雷州、徐闻10个镇区,我们带着光明一路前行。宏大鏖战场面的背后,有着供电人追逐光明的梦想与勇气,而收获更多的是鱼水情深的点滴。朴实的村民,齐心的帮忙,热切的期盼,坚定的眼神,抢修这一路,满满的情深,满满的感动。我们知道有“南网情深”的付出,收获的必是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回报。——广东电网阳江供电局陈杰辉

20日凌晨,踏入湛江徐闻,车灯所照之处皆是广告牌倒下、大树连根拔起的情景,一阵凉风吹来不禁令人胆颤。整个县城只有一栋楼亮着灯,我们断定那是徐闻供电局。果不其然,但没想到徐闻供电局只是通过应急发电车供电,那夜空中最亮的灯不仅是供电部门仍在正常运作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让灾区人民对于尽早复电的希望所在。抢修后第二天晚上,徐闻县城恢复繁华,原来这里的灯火如此通明。——广东电网佛山供电局罗永健

清树障、借工具、做翻译、送椰子……在每一个受灾现场。除了炎炎的烈日、黑黝黝的抢修人员外,还有无比热情的当地村民。他们总是那么主动给抢修队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灾害无情,人间有爱,感动常在。——广东电网东莞供电局袁伟滨

在救灾一线,我深深被我们南网人不怕辛苦、不畏困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攻坚克难,抢修复电的精神所感染。灾区炎热的天气,让每一个参加抢险人员都感受了什么是“火热”,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裤,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却是越战越勇,快马加鞭,帮助灾区群众早日用上电。——云南电网红河供电局沈宏

盛夏的七月,海南大地人车穿梭,村民在重建,人民子弟兵来了,志愿者来了,南网八干电力雄师来了,海南岛汇聚各路群英,因灾受损的电力设备在短时间连续被修复,受灾人民重现光明,万家灯火在宝岛海南璀璨夺目,兄弟一家亲,南网一家人的真正含义在此体现和诠释。——贵州电网凯里供电局陈举

成排拦腰折断的树,倒在田野的电杆,断落在树丛中的电线,掉在路边的巨型广告牌,倒塌的房屋,恐怖、惊悚,震撼着每一名从未经历台风的人们。而公路上来回奔驰标识支援灾区车辆,现场天南地北口音的支援人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团结的力量。无论灾区的群众,还是支援人员,面对我的镜头,都带着乐观的微笑,传递着携手重建家园的决心。——贵州电网凯里供电局万明忠

当抢修人员向灾民询问给婴儿兑奶的热水是否需要用电烧开时;当抢修队队长每天半夜起床给队员们关电扇、盖被子时;当抢修队员穿过泥塘湿了衣服还要往前冲时……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南网精神。贵阳供电服务队,你们的豪情与担当,让我骄傲于曾与你们并肩同行。——贵州电网贵阳供电局杨志坚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