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新闻

用身体堵渗漏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健的建筑人生

2014年08月15日00:00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刚输完液就去项目上开会的沈健(人民网 贾兴鹏 摄)

人民网上海8月15日电(贾兴鹏)2014年8月的一天,沈健上午刚输了液,下午又回到上海虹桥国家会展项目的施工现场。右手上的输液贴依然还在,沈健却顾不上这些,立即把项目上的几个负责人叫到一起开会。

沈健,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上海国家会展项目执行经理,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项目经理,也是中建八局建局30周年功勋员工。

在20年项目履历中,仅他担任项目经理实施的11个项目面积就达200多万平方米,合同总额100多亿元。而他担任项目经理的多个项目,为企业赢得了上亿元利润。

2013年,其领衔的“沈健劳模创新工作室“被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为“沈健建筑科技劳模创新工作室”。

沈健的最新荣誉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奖辞里如此评价他:责任如山、锐意创新、淡泊名利、铁骨柔情……

初出茅庐

沈健是从最初的资料员开始的。

1994年从沈阳建工学院毕业后,即进入中建八局,被派往八局北海分公司。

20年前的沈健初出茅庐,却敢于直言。还在实习期的他,也就是干干绑扎钢筋的活。在熟悉基坑围护图纸时,沈健发现工程毗邻蓉江,江水涨起涨落,可能会对围护结构造成重大影响。于是直言此设计方案存在巨大风险。

不料,当下招来一顿讥嘲,说他太狂。工程自然照做,但做到一半便出事了,基坑围护变形过大,周围建筑开始变形开裂。于是被迫停工,考虑修改方案。沈健于是献出一计:灌浆加固。此次即被采纳,险情终于得到了控制。

正是靠着对专业和严谨的执着追求,沈健一步一步,成为了技术员、施工员、技术经理,及至今天的“王牌”项目经理。

责任如山

伴随沈健成长的,除了专业,更多的是责任。上海某项目地下室抢险至今让沈健刻骨铭心。

该项目建筑面积36.2万平米,最大难点是地下5层的深基坑,与4条地铁线交汇的世纪大道站近在咫尺,其中的地铁6号线更是从项目的地联墙洞穿而过。另外工地还毗邻一条直径2.24米的煤气管道、一座11万伏的变电站。

该项目施工难度很大,民生安全也一直成为沈健最担心的事情,然而,最担心的事还是不幸发生了。

2011年11月22日,项目施工挖土深至30米时,由其他单位施工的地下基坑维护结构突发渗漏,地下承压水由漏点涌出,像火山爆发一般喷向基坑,一旦处置失当就极可能导致基坑垮塌、地铁灌水的惊天灾难。

由于此种渗漏事故百年未遇,找不到经验、参数可借鉴,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做出抉择。沈健及公司技术人员会同地铁公司、在同济大学帮助下确立和采取了“局部注浆抬升”方案。

然而在注浆过程中,用于封堵的聚氨酯材料上海本地库存告罄,沈健连夜联系在江浙两地的八局单位采购调运。封堵第一个漏点时,项目上30多名管理人员跑到宿舍把自己的被褥抱出来堵漏应急。封堵第二个漏点时,操作人员顶不住水压,致使身边的毒性封堵材料越堆越多。

因担心毒性,部分操作人员撤离了现场。眼看大难临头,沈健带领两位项目副经理二话不说,立即跳到坑底,用身体合力堵住喷涌的水流,引导封堵材料实现有效注入。

泡在水里,沈健还要通过报话机不断向地面喊话,指挥材料配比、现场警戒。经过大半夜的抢险奋战,第二个漏点被成功封堵。

这场抢险大战持续了七天七夜,基坑保住了,地铁运营平安了,沈健面目憔悴,嗓子哑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脸上却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不畏恶势

2007年10月,沈健担任上海某基地项目经理,该项目建筑面积31.6万平方米,其中16.9万平方米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更是创造了国内单体项目的规模之最。经过努力,该项目赢取了包括“全国用户满意工程”、“上海‘白玉兰’工程”在内的系列荣誉。

项目开工后,由于体量庞大,光总承包管理人员就有100多名,下属分包队伍数十支,须依靠规章制度来兑现管理目标。为此,沈健制定了严格的劳务分包和物资材料采购招投标制度,狠抓落实,取得了不错成效。

然而,沈健却因此遭遇了横祸。2009年1月,项目下属的某劳务队包工头名为讨薪、实为敲诈,提出了超出双方合同标的230多万元无理要求。

沈健坚持按合同结算,可包工头死活不同意,带着他手下劳务人员围在项目部纠缠不休,还隔三差五往沈健手机上发送“知道你老婆和孩子在哪儿”等威胁短信。

一天晚上,沈健刚走出工地大门,该劳务队的一名成员突然从黑暗中窜出,举起铁棍照着他头部猛砸,由于措不及防,沈健头部顿时血流如注。伤愈后,沈健与恶意讨薪的劳务队继续有理有节的调解,最终迫使他们服从了合同约定。

沈健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危及企业利益的恶势力面前,一定不能退缩、让步,这是一个职业项目经理人基本诉求。

坚守底线

“工程建设猫腻多,”这是坊间对于建筑行业的说法。然而,像沈健这样20年如一日的坚守底线,杜绝猫腻的项目经理,确实属难得。

一个生动的例子。

项目上一分包的小包工头走进沈健的办公室,扔下一个信封就跑了,沈健当时正有一个紧急事情处理,没有立即追出去,而是把信封随手放在了办公抽屉里。几天后,沈健突然想起这件事来,准备去拿信封还给送礼的包工头时,却发现信封不翼而飞。项目办公区人来人往,沈健猜测信封被人顺手牵羊拿走。

然而他都没打开信封看里面有多少钱,幸好他放信封时大概估摸了下应该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于是自掏腰包拿出6000元,找来包工头,当着项目组成员的面退还给他,让他以后不要再这样,否则以后不再找他做活了。

从此以后,为避免这样的尴尬,沈健与下面的材料商、分包商见面,都尽量把手下的副经理或者工作人员叫上一起。工作多年,沈健已记不清自己拒绝过多少红包信封,让多少送礼的人难堪。也有扔下红包就跑的,沈健退还给对方也不接受,无奈之下,沈健只好把红包上交给公司纪检部门。

沈健并不是不喜欢钱,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常说的一句话,下面的人送你1万元,至少让公司损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因此,很多分包商、材料商对沈健是既爱又恨,不过接触多次后,知道了沈健的做事风格,他们就会有所收敛。某包工头不信传言,叫嚣一定要搞定沈健,即使用麻袋装钱也在所不惜,然而在被沈健严厉拒绝后,只好灰溜溜走了。

锐意创新

2013年,公司承建了具有国际顶级水准、世界最大规模的上海国家会展项目。身为项目执行经理,沈健深知只有集中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依靠科技创新才能破解项目面临的高支模、深基坑、超大面积的现场施工组织等众多难题。

于是成立了以他命名的“沈健劳模科技创新工作室”,沈健任组长,他明确了团队各成员的科技攻关子目标,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并定期对研发课题进行考核。

在沈健的带领下,创新工作室研发了多项新技术,成效比较显著的:一是新型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效;二是超大面积预应力梁板结构分仓递推流水施工技术,实现了超长结构的无缝施工;三是通过BIM技术构建建筑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等进行数字化、精细化管控。

而到目前为止,国家会展项目已经获国家专利受理两项,申报专利十项,总结提炼论文近二十篇,发表论文五篇。

铁骨柔情

沈健并不是铁人一个,在奔波投身于各工地项目时,却往往忽略了身边最亲的人,谈到家人,铁骨汉子不由得柔情似水,“这些年亏欠他们太多”。

第一个让沈健亏欠的,是他的父亲。“这些年没能多陪陪老父亲,是我最大的遗憾。”前些年,沈健父亲总说身上不舒服,可由于项目上忙,没能及时带老人家好好检查。父亲后来被确诊为肺癌,这个消息让沈健目瞪口呆。

2012年初,沈健把父亲接到上海治病,治疗了近一年时间,还是没能好转。落叶归根,父亲思乡心切,当年年末,沈健送他回江苏老家。到家后,父亲提出让沈健多陪他几天,可此时公司来电急需出差深圳。

去,还是留?在沈健左右为难之际,一向支持他工作的父亲说:“你去吧,公家的事要紧。”可没想到,这一走,即是和父亲最后的别离。在他离开家两天后,父亲就不行了,等沈健马不停蹄地赶回,老人家已不能说话了,只是看了他一眼就离世了……

而第二个亏欠的,是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沈健平时的作息时间是早上六点半出门,晚上十一二点还没进家门。和女儿往往是好几周也见不到一面,而他的项目一忙起来,几乎是一两年的时间。整个期间,沈健都没有周末假日,只能抽空回家。

女儿最大的愿望是暑假沈健陪着她出去旅行,然而这一期望今年又要泡汤了。因为带病的沈健正和自己的队伍,在上海虹桥的国家会展项目施工现场,干得热火朝天……

(责编:贾兴鹏、夏晓伦)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