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人民网行走新丝路西北线报道组到了甘肃省两当县,入住两当国际酒店之后,站在落地窗旁边往外看,眼前不远处的青山让我想起了最近看过的文艺片《布达佩斯大饭店》。对于电影的分类,我不是很在行,简单地把它说成文艺片,可能不是很准确,但是一个大山深处的一个饭店给人留下的却不仅仅是个饭店的印象。
当然我们在这儿谈的不是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想谈谈两当,虽然在两当只呆了一天半,不太了解情况,但是有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下面说说吧。
两当县,四周环山,青山绿水,据县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全县有不足五万人,其中县城里有一万多人。据我们观察,县城特别安静舒适,穿过县城的小河流让县城变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文化沉淀。四周的山,中间的小县城让人想起锅里的美食。这儿的气候特别舒适,据说冬天最低温度也不会低于零下十度,是非常理想的度假,养老之地。
据了解,两当可耕作的土地很有限,主要靠着旅游业。县城有几个山路通往外面,山路修的也挺好的。虽然两当离最近的宝鸡的直线距离只有六七十公里,可是山上各种绕路,三个小时才能到,可以说交通的不便正阻碍着两当进一步发展。
据短暂的观察,两当有极好的发展优势。其中,第一个是优质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未充分开发,原貌保持得挺好的,气候舒适,有较多的旅游观光景点。再次,县城布局和基础设施可持续性,县城街道设计比较科学,有升级空间。第三,水资源丰富,据县宣传部工作人员说,两当不缺水,而且还能满足十万人的生命用水。第四个优势是离大城市的直线距离很近,离机场不远。目前怎么发挥这些优势是摆在两当人民面前的问题了。
两当如果靠自己发展,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因为毕竟人口少,商业流通不够,直接导致财政收入的不足,进而阻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另一方面山路过长直接导致旅游资源未能被充分利用。
我认为两当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中第一是对外通路。目前两当有几条公路通往外面,但是如上所述,弯曲而费时间。我们大胆设想,开几个隧道,将两当与周围省会城市或地级市的距离缩短到一个小时,或者在两当县城附近建个小型的民用机场,开通与周围省会城市的航线。第二个是大胆地搬迁西安和兰州的五所高等院校,每个院校平均两万人,可以有力地提高两当的消费,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在一地方的发展中,行政中心和高等院校有着独特的作用,以两当县的规模和地理位置来说,搬迁行政中心几乎没有多少空间,而高校是人口密集的,而且是高层次人才,以两当县城的规模来说,三到五所大学是可以容纳的下的。搬迁五所大学听起来很疯狂,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国外成功案例,比如日本的有些大学就建设在大城市附近的山区,避免了大城市拥堵,为科研人员和大学退休人员提供良好的养身和研究环境。另一方面,西安和兰州这样已发达城市对于大学的依赖是很低的,多两所或少一两所大学对于这样已发达城市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城区的一些大学在城市黄金地带,某种程度上浪费土地资源。把一些大学从发达的省会城市搬迁到附近的地区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归结为“大学不应被大城市绑架”。
另外,两当在建设中不应集中在目前的小县城区,一些养老所,高级宾馆等场所可以建设在一些附近安静的小山坡上,当然这过程中注意森林和地形的保护。
以上发展战略不是两当自身能实施起来的,需要省和中央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和统筹协调,大型房地产集团和养老产业机构的支持,高校的配合和两当人民的努力。
相信在未来几年到十几年内,两当能取得惊人的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