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始于长安。丝绸之路,始于未央。
两千年后的2014年8月18日,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大型跨国全媒体报道启动仪式西安分会场的活动选在未央区举行,昭示着丝绸之路将再次从长安开启,从未央开启。
站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不禁关注,作为丝绸之路出发地,未央区将如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着力打造“五个中心”
记者了解到,中央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构想提出后,陕西省迅速跟进。2013年9月27日,借欧亚经济论坛之机,欧亚9国的十几个城市在陕西共同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开展国际合作。
同年9月29日,陕西省委召开常委会,对陕西的作用进行定位——把陕西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西安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施方案》,确定五大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一高地六中心”,努力把西安建成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作为丝绸之路出发地,未央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有关要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先行一步”,吴智民告诉记者,未央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打造西安新的文化展示中心;加大对外经济合作,积极推动优势产业项目落地,打造新的经济发展中心;依托行政资源叠加优势,打造新行政中心;围绕西安北站等交通优势,打造新交通中心;继续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建设水平,塑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打造新的城市中心,为西安争当共建丝绸之路排头兵做贡献。
“实现上述目标,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实干快干、争创一流。要充分发挥现代商贸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等方面的优势,把未央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关中城市群、西安都市圈新的产业高地。”吴智民说。
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盛王朝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市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2012年3月,汉长安城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被列入申遗大名单。同年8月16日,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特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首个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正式启动。
身为管委会主任,吴智民对汉长安城遗址有着独到的认识。他说,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并世而立,被后人尊称为“西罗马、东长安”。汉长安城是汉民族和汉文化形成的中心,是中国古代首个建制完整的统一帝国都城,堪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的保护工作,就是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吴智民介绍,一年多来,管委会在认真研究特区建设目标定位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特区建设的整体工作思路。坚持“一个理念”,即以遗址保护为着眼点、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坚持全面保护、重点展示、合理利用的理念;围绕“一个目标”,即将保护文物、传承文明与提升城市品位、惠及地区群众相结合,把汉长安城遗址建设成为具有“真实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园区;破解“四个难题”,即积极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工作怎样干、建成什么样”四个问题;突出“四项重点”,即突出筹建班子落实授权,组建公司筹措资金,安置先行整体拆迁,科学规划精心建设四个方面工作;打造六型工程,即把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程打造成一项文物保护工程、文化传承工程、城市建设工程、生态提升工程、产业培育工程和民生改善工程。
经过各方努力,2013年10月28日,汉长安城的核心区域、“丝绸之路”的起点——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区向社会免费开放。吴智民告诉记者,展示区总面积6.11平方公里,包括整个未央宫遗址和汉长安城西南角的城墙、城壕区域。遗址采取了原始展示、模拟展示、视窗展示等多种展示方式,并用不同色系石子模拟展示建筑。遗址区还提供了300辆公共自行车,一小时内租用免费,方便游客欣赏和游玩。
“接下来,未央宫遗址区将进入二期工程,继续完善路网、恢复水系、提升绿化,完善服务。待所有工程完成以后,遗址区概貌将更加清晰,游客也将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汉文化的恒久魅力。”吴智民的眼里满是憧憬。
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
吴智民告诉记者,在西安建设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格局中,未央区既有大遗址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也有行政中心区的区位优势,更有西咸一体发展、城市建设重心北移的战略优势,未央区正站在向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迈进的新起点。
“今后一个时期,未央区将以全面快速推进全域高水平城市化为主导,加快建设以新行政中心、新交通中心、新文化中心、新商业中心和新城市形象展示中心为功能定位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力争未来五年把未央建设成为总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双轮驱动的经济增长先导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形象展示区、社会文明与安定和谐共促双赢的社会管理示范区、人居优美与民生优裕相得益彰的现代都市宜居区、固本强基与创新发展协调推进的党建工作活力区,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走在前列。”吴智民说。
为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的建设,2012年,未央区启动实施了“商贸业培育发展3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基本建成未央路、北客站、太华路、北二环四大商圈,基本形成城市商圈、区域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社区商业四级商业服务体系,全区商业用房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商贸销售额较2010年翻一番。
“以北客站地区的开发建设为例,今年以来,该区综合开发工作全面提速,核心区域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区内市政道路、电力、给排水、天然气、热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医疗、教育、旅游、文化、体育等配套服务设施,正在全力推进,预计到2016年将全部竣工”。吴智民说。
吴智民告诉记者,四大商圈的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未央地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未央区首次成为西安市第二个经济规模过500亿元的区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历史性突破30亿元大关,在西安市财政收入综合考核中名列各区县第一”,吴智民说,这为未央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未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打造“五个中心”的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