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行走新丝路青海湖8月26日电(记者 刘文品 向淼)“环湖赛”、“民族文化旅游节”、“青海湖沙岛国际雕塑与大地艺术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近年来,一系列的大型赛事和节庆活动,让古老的青海湖开始高频次的出现在公众的眼中,由此带来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让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往这片高原之海,然而,如何让急剧上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转化为更好的经济效益?如何让青海湖的发展更加集约化?也成为有关部门思考的问题。
“过了日月山,眼泪流不完”,以前,青海湖地区一直给人民留下“贫瘠”的印象。然而,随着近年来大型赛事和节庆活动的不断举办,青海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直线上升。
数据显示,2013年青海湖景区接待游客119万,门票及其他收入约1.7亿元,然而,这个数字并不包括逾百万的游客在环湖地区的其他消费。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副处长陈德辉告诉记者,近年来环湖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他们每年会拿出景区门票收入的10%到15%去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期让当地居民增收致富,从而更好的做好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
据介绍,环湖地区注册的餐馆数量在116家,从业人数近500人,每年的营业收入约4500万。然而,据不完全统计,并未注册的餐馆数量至少在200家。
当地相对粗放式的旅游发展方式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一定的压力,包括污水处理、燃油发电等。据黑马河乡工作站社区工作人员讲,旅游在给环湖地区牧民增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挑战,大量游客集中在夏季进入这一地区,给这里十分脆弱的环境带来问题,亟待关注
相关专家建议,现在的青海湖应该充分利用其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工作,在保护和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说有人就建议,应该充分利用青海湖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在区域内强制推行太阳能光伏发电,这样既能保护环境,还能充分利用资源,一举多得。”
“我们现在每年也给当地的群众,尤其是学校的孩子们印刷环保手册,告诉这些孩子们对于环保他们应该怎么做,环保从娃娃抓起。”陈德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