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山南扶贫搬迁开发区火石泉分区的葡萄种植园里硕果累累。李晓啸 摄
开发区火石泉分区的养殖舍。李晓啸 摄
人民网哈密9月4日电 (李晓啸)在新疆,有无数个地方造就了“沧海变桑田”的传奇,而在哈密市,有一个地方却在短短10余年间便实现了从“穷荒绝漠鸟不飞”到“良田万亩人人富”的跨越。
在哈密市西北方向几十公里外,有一个地方叫火石泉。10多年前,这里还是碱土覆盖、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如今,这里有排列整齐、院落温馨的崭新民居,一望无际、硕果累累的万亩良田,规模宏大、连片成区的养殖基地……这里就是巴里坤县山南扶贫搬迁开发区八个分区之一的火石泉分区。
不抛弃 不放弃
1992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家的复员军人、共产党员陈培社,放弃已经在县城小有名气的建筑事业,带上自己积累的200多万元固定资产,带领巴里坤县五大牧区的农牧民和大河乡的40户贫困农民,由他本人出资25万元、贷款6万元、其他农户筹集9万元,在哈密市西郊火石泉戈壁,购买了5000亩荒地,开始了艰难创业。
创业之初,举步艰难,面对新开发的土地头多年没有收入的现实,有人动摇了,有人离开了。陈培社为解决大家眼前的吃饭问题,他以个人名义贷款50万元,为每户人家购置了一台拖拉机,并用原来斥资200万元购置的建筑设备作为基础,组建了建筑队和运输队,利用自己在外界的关系承接工程、跑运输,组织大伙拉沙子改良土壤。经过几年艰苦创业,到2001年时他们共开荒3000多亩,葡萄等农作物也有了较高的收入。
2002年,巴里坤县山南扶贫搬迁开发区应运而生。
发展生产 增加收入
后来,开发区结合村民大部分来自牧区、具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和增收渠道缺乏等实际,确立了“种植业夯基础、劳务输出促增收、养殖业求突破”的发展思路,以经济各方面条件较好的火石泉分区为示范点,采用“滚雪球”的办法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随着开发区群众大力参与劳务输出,并将收入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开垦荒地上,村民的收入开始逐渐增加,开发区住户的生产生活慢慢走上了康庄大道。
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万元
2013年,开发区经济总收入达到18899.15万元,其中畜牧业收入以17296万元居首,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305元。目前,开发区的教育、医疗机构配套基本齐全,8个分区九成以上居民住上了富民安居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低保、社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从要我还款到我要还款
开发区成立初期,由于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且诚信意识淡薄,再加上原来组织上处理还款不当,造成银行筹措资金渠道被堵死。后经多方努力,且农牧民经济状况不断好转,开发区群众还款意识普遍增强,从过去的“要我还款”转变成了现在的“我要还款”。
“金融诚信形象树起来了,筹资渠道自然就顺畅了。自巴里坤县山南扶贫搬迁开发区成立以来,我行已累计给予投放信贷资金12717万元。”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哈密市支行副行长汪军介绍说。
开发区党委书记陈培社曾深情地说:“如果没有农行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发展不到今天的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