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君说,虽然以前有工作上的争论,但现在他们都成了好朋友 (人民网唐捷 摄)
中方股东接管炼厂后对已有的哈方员工没有一项裁员 (人民网唐捷 摄)
人民网奇姆肯特9月9日电 (章斐然)“中国人更注重炼厂的长远发展。"安全总监阿曼那力告诉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前方报道组。他所在的PK奇姆肯特炼厂有着近30年的历史,而自1986年炼厂正式运营以来阿曼那力就在此工作,见证了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股份,并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经营管理PK项目的全过程。
在哈萨克斯坦全国实行关键领域“国有化”的背景下,2005年底,中石油哈萨克地区公司以41.8亿美元100%收购注册于加拿大的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其中包括PK奇姆肯特炼厂。这一是哈萨克斯坦三大主力炼厂之一。目前,炼厂由中方和哈方对等持股,员工1400余人,哈方员工占绝大多数,中方员工仅16人。
炼厂总工程师王利君告诉记者,中方股东参与炼厂管理后,对已有的哈方员工没有一项裁员,管理层人员亦没有变动,仅增加了6名中方管理人员,“直到近期炼厂实施改造扩建才又增加了10名中国员工。”
而起初的6人团队给安阿曼那力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方来到炼厂的第一天就召集所有管理层开会宣布近2-3年要的目标计划。最后我们都如期实现了。”
但中方对哈方员工的管理并不一蹴而就。从参与管理炼厂之初就来到这里的王利君告诉记者,最初,从前苏联承继技术经验的哈方员工对来自中国的管理层并不信任。“经验就是你一定要先尊重他,然后通过向他展现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成绩做出来他们也就信服了。以前当然也有过争论,但现在我们都成了朋友。”他说。
在中方股东参与管理后的近10年里,阿曼那力被派往中国10余次进行考察、学习。作为的元老级员工,最令他惊讶的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事实上,PK奇姆肯特炼厂每年都会选派30名哈方员工分两批前往中国学习、考察,目前已进行到第十年,共有300余名员工到过中国。
对比以往的外方股东,阿曼那力表示,中国股东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利润,而是更看重炼厂的长期发展,在厂区的技术改造、人员培训甚至周边地区的基建方面投入很多。
据介绍,经过近30年的运行,炼厂面临主要生产设备老化严重、安全隐患较多、工艺技术落后普遍做法较多等问题。在参观炼厂控制室时,王利君告诉记者,这一套控制流程已经落后国内很多。
基于哈政府现代化的号召,目前,厂区正在进行工艺改造和厂区扩建。改造后,汽油、柴油的质量将从现在的欧2达到欧4、欧5的标准,收油率从60%左右提高至90%左右,高标号汽油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左右,可基本保证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成品油需求。
PK奇姆肯特炼厂主要为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供应成品油。在奇姆肯特、阿拉木图等南部主要城市所见的中石油加油站,其油均来自这一厂区。
在报道组即将结束厂区参观和采访时,负责炼厂当地政府公关的公共关系部经理叶尔肯主动要求与记者谈话。他说,合资公司对当地包括基建、通讯、桥梁、饮水、学校、孤儿院等公益项目十分支持。近期,炼厂与当地政府签署了“MOU”协议,将每年捐款100万美元投入城市基础建设。
王利君表示,中石油在该地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形象也为其他业务的开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