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置身内蒙古巴彦淖尔河套灌区,绿油油的玉米、黄澄澄的葵花、红彤彤的番茄……各种农田交织在一起,犹如镶嵌在黄河北岸的锦绣花边。“盐碱地能变高产田,真是没想到啊!”五原县新公中永联村村民王二军说。
“盐碱土地实现改良,主要得益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五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张进给出了答案。巴彦淖尔市自实施河套灌区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以来,改造中低产田350万亩,增加粮食生产能力20亿斤以上。
压盐克碱,可种粮耕地由30%升至90%
素有“塞外粮仓”之称的河套灌区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优质小麦和优势玉米主产区。然而,由于水利设施老化,大水漫浇漫灌,有灌无排或排水不畅,河套灌区内土壤盐碱化严重。河套灌区现有的787万亩农田中,中低产田竟然占了65%。五原县新公中镇联胜村老支书董志勇介绍,过去好年景每亩也就打三四百斤小麦。
为提升这一地区的粮食和其他作物高产、稳产能力,国家于2008年立项开始实施河套灌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计划投资45亿元,在10年内完成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
巴彦淖尔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邢国良介绍,由于排水不畅,引起河套灌区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通过蒸发自土壤表层散失,盐分则留在土壤中。“只有加快实施排水改造工程,才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加快排盐治碱,改良中低产田。”
在五原县新公中镇永丰光明村项目区,记者看到一个由八九个人组成的施工队正在进行渠道衬砌。施工人员宋祖国告诉记者,渠道开挖整形后,先在最底部铺一层防渗水、防盐渍用的塑料布,“过去,渠道渗漏量占到引水量的一半, 是引起地下水位升高的重要原因,搞好渠道防渗就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
截至目前,灌区已开挖渠道26691公里,衬砌渠道3143.5公里,有效改变了灌排不畅的旧况,土壤含盐量由之前的0.3%—0.7%降低到0.2%以下。邢国良说,改造前,项目区只有30%的耕地可以种植粮食,其他只能种耐盐碱的葵花,亩产量不足300斤,改造后90%的耕地可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大破大立,项目区新增35万亩耕地
“我种的40来亩地,以前东一片西一块的,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后,地调到了一起,成了大块地,种起来方便多了!”正在地里忙碌的五原县和胜乡宏伟村村民王二高兴地说。
五原县现有耕地230万亩,由于地处河套地区最低洼之处,立地条件差,渠低地高、易灌难排。“若再像过去那样修修补补,难以彻底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结合河套地区农田实际,提出大破大立的土地治理新思路,把村与村、乡与乡之间的耕地全部‘打破’,推倒重来,放在一个盘子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再统一分配,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排水不畅造成的‘水臌症’等问题。”五原县政府副县长樊俊梅说。
通过实行大破大立,项目区土地由分散小块向集中连片转变,为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企业经营创造了条件。新公中镇创业村的王三福算了一笔账:全组288口人,原有耕地不到1500亩,整治后达到1800亩,人均可多分1亩地,人均年增收800到1000元。原来地块零碎,一家二三十亩耕地分成十几片,整治后集中成3片,方便了种地、浇水,耕作成本也下降了,同时规模化经营,亩效益提高300到500元。
邢国良介绍,通过对渠、沟、路裁弯取直,清理田间积土,整个项目区增加了10%左右的耕地面积,即累计新增约35万亩耕地。
“到2017年项目全部完成后,河套灌区每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0亿斤,接近改造前38亿斤的生产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塞外粮仓’。”内蒙古财政厅副巡视员、自治区农发办主任丛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