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能否实现中日首脑会谈,一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有外媒认为,日本和中国应抓住这次良机,展开合作并重点关注共同利益,由此开辟双赢的中日关系。
《东亚论坛》杂志网站9月15日发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院院长肖逸夫(Yves Tiberghien)、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的评论文章称,过去两年,中日关系呈螺旋式滑坡。中国不断向强国过渡——过去10多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壮大,现在已超过日本。这些现实让外交态势变得尤为紧张。而现在,一个新的政策路线正慢慢形成。
假若安倍与习近平能抓住这次机遇,中日关系就可转变成两人正推行的改革所急需的一种经济资产。
7月底,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秘密访华,与习近平进行了会谈。此后不久,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议期间,王毅外长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进行了非正式接触,双方就如何改善中日关系交换了意见。这两次会面使人们开始期盼11月两国首脑能在APEC之外举行双边会晤。日本和中国应抓住这次良机。
在日本,根据“安倍经济学”进行的改革已遭遇财政和结构性障碍。虽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最终可能有助于激励更深层的结构改革,但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进展以及日中经济进一步融合将能更直接支持日本经济的增长。中日韩三国可以共同在东亚经济治理,甚至G20中发挥创新性的作用。
习近平政府的经济改革是想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能获得日本在技术、专业知识及区域治理方面的支持,中国改革将更可能获得成功。
怎么做才能让事态向此方向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0年间,亚洲各国共同致力于经济自由化和政治合作,才推动了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区域内包括美国在内的经济体都从东盟主导的区域合作进程中受益。
和睦团结才是两国能共同为区域的持续发展和地区贸易繁荣做出贡献的更好方式。虽然现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止步不前,但三个经济体相互依赖的程度却很高。中国官方依然把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视作中国首要发展的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商界也强力支持这个自由贸易协定。
如果中、日、韩领导人都承认三国的最重要改革目标实际上是休戚相关的,那么一种新的国内话语模式将会出现。
中日领导人应抓住眼下这个良机,互相做出让步,为11月份的峰会创造一个友善的环境。虽然中日国民情绪严重对立,但两国公众大多数仍支持中日领导人举行峰会,以更好地管理两国关系。
重要的是,安倍应避免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两国就钓鱼岛争端做出务实的安排也很关键。
我们有理由对两国关系的前景保持谨慎乐观。10多年来,中日首次同时拥有了强大且稳定的领导人。如果他们能合作并重点关注共同利益,就能开辟双赢的中日关系。这一良好关系将惠及整个地区和全世界。中日双方都做出妥协,为11月份的破冰峰会做准备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