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审批权力做“减法” 驱动投资活力

张燚

2014年11月06日16:24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最近两年,中国一直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政府工作的大事。在一系列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之后,简政放权已然是大势所趋、改革所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决定削减前置审批、推行投资项目网上核准,释放投资潜力、发展活力。

行政审批的权限设置、种类划分、数量多少、力度大小、程序安排等,都与政府的角色和功能定位直接相关。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集中了过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一些部门和地区利用“红头文件”、规章等,以登记、备案、年检、监制、认定、审定以及准销证、准运证等形式变相设置审批事项,抬高了企业成本、影响了企业投资效率,阻碍了市场的投资活力。此外,诸多审批门槛还衍生出一些腐败的寻租行为,个别部门、少数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审批权,以权谋私、滥用权力、权钱交换、吃拿卡要,违背了法治政府的原则和政府管理的宗旨。

前置审批等行政审批本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作为例外使用,现在却成为规则和常态,伤害了投资环境乃至整个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次会议提出用“制度+技术”使权力运行处处“留痕”,铲除滋生权力腐败的土壤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

制度方面,法治政府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因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不是抽象的法治,而是一种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总成本、促进投资配置最优化的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能够约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另一方面能够约束市场经济体的行为,使其能按照合同和法律的规定,公平运作,合理进行市场竞争。这也是政府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的主要原因。

在具体操作层面,制度技术化未来是简政放权、弱化审批的一个大方向。建设信息共享、覆盖全国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网上办理、审批和监管,提高审批效率。其最大的好处和作用就是透明公开,而且追责更加精准,让权力能够确实做到处处“留痕”。会议还要求,要建立投资项目建设信息在线报告等制度,并公开有关信息,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协同监督的合力。这种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相关行业加强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评估问责是对制度实施的有效保障。

作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先手棋,简政放权一直在疾步前行。此次针对投资项目的权力“减法”,在“制度+技术”的护航下将把投资决定权交还市场,从而增强各类主体投资意愿、丰富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的目的,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

(责编:罗知之、李海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