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11月20日电 今天,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系列地方标准在长沙正式发布。记者从湖南省发改委、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至2020年,湖南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3316万亩,其中,“十二五”末要建成1495万亩
湖南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2010年末耕地总面积为6202.5万亩,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加快以及农药、花费、农膜等不合理使用,耕地污染进一步加剧,土壤酸化日益严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意义重大。
据介绍,湖南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分为三大工程:环洞庭湖、娄邵盆地以及衡郴永盆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其中,环洞庭湖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于2010年开始实施,涉及常德、益阳、岳阳的26个县区,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规模310万亩,接下来将在6年内第二期工程。其它两大工程也分别于今年以及明年开始实施。
“高标准农田是构筑现代农业的基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撑。”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欧阳彪介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提升、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
据了解,湖南高标准农田建设系列地方标准由湖南省质监局等部门共同制定。标准共分为10个部分,按照高标准建设和管理的一般要求,重点对土地平整、改良、灌溉等8个方面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量化指标。“系列地方标准为各部门、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规范开展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湖南省质监局副局长江涛说。
据悉,按照国家总体规划要求,建成区域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设施完善,地力、生态修复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沈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