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景洋 乌梦达)进入2014年最后一个月,中国正加大督促各项改革措施落实的力度。除了中办、国办派出督查组正密集前往多省调研,中国政府网还罕见地通过互联网公开征求公众对改革的评价,以更好掌握民意、寻求改革突破口。
多名观察人士对记者说,“抓落实”正成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后的重要课题。在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和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权力运行寻租空间被削减,GDP至上的政绩冲动被压制。开门让群众评价改革落实,凝聚改革最终受益者,是瞄准“中梗阻”,自下而上推动改革。
从11月28日起,中国政府网推出“政策落实网上评——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网上调查”。调查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电子商务、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社保制度体系、大气污染防治等5个板块,分别联合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和中国青年网推出。
这次问卷调查将持续到12月7日24时,既包含对现有改革措施落实的满意度评价,又设置了开放性问题,供公众提出意见和建议。调查说明中写道,这次调查要配合中办、国办开展的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督查工作,要收集利益攸关社会群体的评价、意见及建议,接受社会监督,所有数据将作为政府决策重要参考依据。
一些涉及热点事件的调查内容十分尖锐,且可以看到实时结果反馈。比如,在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网联合推出的“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政策落实情况调查问卷”中,第一题就是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价,而截至12月1日中午,填写调查后的反馈结果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受访人士认为,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没有变化甚至出现恶化。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调查无须实名制,更容易听到真话;调查实在不空,内容涉及户籍、城镇化、环境等多个老百姓十分关注、改革攻坚难点领域。而调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要用民意倒逼一些地方部门和利益集团突破改革。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群众反映,中央出台多领域重大改革措施,但个别地方和部门,有的表面支持改革,实际成为改革的阻力;有的表面简政放权,实际严守含金量高的权力,或明放暗不放,或一放了之弱化监管;有的以反腐和规范权力运行为借口,实际不作为、慢作为,这些都影响了改革措施的落实。
长期观察中国改革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表示,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改革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关键是谁在行动、谁来改革的问题。要处理好集权与分权、改革与法律等方面的关系,还应确立改革的突破口和优先次序,给出一个行动路线图,赢得民意的支持。同时要为改革者建立激励机制,改善收入结构、提高基层公务人员待遇,最终打赢这场改革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