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2014-12-01
让民众看不清铁路部门戴着的到底是“为民服务”还是“与民争利”的面具。既然享受垄断红利,就该多让利多便民,多在服务上想辙,退票费的点滴进步,要获首肯,路还很长。
作者:李晓亮
收入总是嫌少,进步总是嫌小。这是人之天性。当然,有时不是人们故意苛求,而是按理说有些进步,本能“一步到位”的。但我们却总是不得不一次次看着它要么如学步蹒跚的婴孩,或娇躯羸弱的女流,莲步碎移,甚至一进三退,急得你抓耳挠腮,却又干着急使不上劲,徒唤奈何。
在用脚投票的纯市场领域,顾客都如上帝般尊崇,所以能让民众如此沮丧无力的,自然说的是影响亿万民众的公共生活领域里,某些超出纯市场行为之外的公共政策或准公共行为。比如,倏忽又到年底,年关将至,每年以春运为节点的国民大迁徙运动,在大众舆论范畴的一个保留项目,就是“全民话春运”,特别是热议每年的铁路春运政策。
今年也不例外。而且,在还未正式进入春运时间,今年早早地就有俩议题被“吵热”。一是为了缓解线上线下集中抢购的集中拥堵压力,今年铁路部门首次将车票预售期提升至六十天。妄图以此来倡导“理性购票,错峰出行”的抢票理念,分导分流压力,免得12306网站或电话售票网络,在高峰期又是“逢抢必瘫”,招惹民怨。
但在硬件实际运力和软件铁路服务没有根本提升的情况下,只是在预售期上做文章,无异于小修小补,小打小闹,甚至是“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的游戏,并不能完全缓解民众焦虑,反会引来新质疑——谁又不是未卜先知大罗金仙,俩月后的事儿谁能今日定?
所以,旧伤未愈,又添新愁。这波质疑自然就推导出昨日涌现出的新的热议焦点——“铁路总公司:火车开车前15天退票将无退票费”。(11月30日中新社)你看,民意还是被倾听的。铁总也是见招拆招,昨日放这一招,正是回应此前民众对“后事难料,先抢占票,60天预售期是否为收取退票费的变相敛财”的诘问和质疑。
不得不说,铁总此举,就以往的“退票规则”而言,还算是良心之举:你不是没安全感,提前六十天,先抢先占了吗?那临行前半月,总比俩月好确定一些了吧?那时若能定行止,提前退票,则对你而言完全免费,若是网购,更是不需排队,点点鼠标,网上轻松搞定;对更需要的乘客而言,则也可查询到最新余票信息,作出更切合出行需求的最佳购票选择;而对铁路部门而言,则也收获好评,赢得民心。
可谓一举三得。而此次退票方面的改进,还是有已购票的,在其他列车有余票时,可改签其他车次;而开车前48小时以上,可改签预售期内任意车次;48小时以内,可改签从办理改签之时至票面日期当日24:00之间的其他车次;开车之后,旅客仍可改签当日其他车次。
这几点很人性化的小“改革”举措,之所以要特意点出来。是因为在火车票退票问题上,点滴进步,都来之不易。但这个“难与易”其实是人为设定,本该如开头所说,一步到位,彻底便民的。
但从这些年火车票上“以退为进”的点滴进步,系统回顾可知,短期彻底取消,或仍让人感觉太乐观,虽然我们很想让铁路部门给我们这个惊喜。不怪民众在相关铁路政策调整方面,疑虑颇多,因为仅以退票费为例,它进进退退,一波三折,就让人摸不着头脑:1997年有20%退票费制度;前几年铁道部刚其降到5%。而时隔一年,马上又用“梯度引导”的理由将其涨回20%。
梯度收费虽有其制度善意,但回涨幅度却抵消了好评。而之前,还有“铁道部:明起普通列车乘客迟到车票作废”的规定。甚至普通列车和动车区别对待,普通车迟到作废,动车改签则不受时限。让人只能想到往高票价车引导的人为设置的政策障碍。
正是这些进进退退,波折起伏的退票设计,让民众看不清铁路部门戴着的到底是“为民服务”还是“与民争利”的面具。既然享受垄断红利,就该多让利多便民,多在服务上想辙,退票费的点滴进步,要获首肯,路还很长。比如法律人关于取消退票收费等吁求多少年都没获得有力制度跟进。正是大环境的问题,让小政策的点滴改进受到很多复杂评判因素的干扰,而不会那么就事论事般纯粹。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60_11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