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新三板自2013年1月16日于北京正式揭牌至今,已运行了两周年。在过去的两年中,新三板先后经历了全国扩容、交易结算系统及挂牌审查系统上线、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及其竞争机制的完善等重大变革,政策的突破性和包容性始终走在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前端,这一趋势有望在2015年得到延续。
2013年底,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仅为356家,总市值为553.06亿元,到2014年底,挂牌公司达1572家,总市值达4591.42亿元。挂牌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额由2013年的10.02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29.99亿元,新三板融资功能进一步彰显。在股票转让方面,2013年新三板市场全年成交额为8.14亿元,2014年则猛增至130.36亿元,股票换手率也由4.47%增长至19.67%。2014年的成绩单意味着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加强以及投资者热情的逐步上升。
当然新三板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的考验。尽管做市商制度的落地打破了新三板多年来交易冷清的局面,但目前交易规模及活跃程度仍然有限。以1月13日为例,当天成交股票175只,仅占新三板挂牌股票总量的10.6%。另据媒体报道,2014年全年新三板仍有989家挂牌企业零成交,占比64.47%。可见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距离沪深交易所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
挂牌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也是投资者普遍面临的问题,以2014年11月的数据为例,当月新三板市场成交额为21.08亿元,其中九鼎投资成交额为3.34亿元,秋乐种业成交额为1.00亿元,沃捷传媒成交额为0.95亿元,三只“明星股”的成交额便占当月整体成交额的25.09%。2014年全年,仅九鼎投资一只股票的成交额就超过45亿,占比超过市场整体成交额的35%。而另一方面,由于新三板本身挂牌门槛比较低,许多挂牌的中小企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甚至曾出个别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补贴而到新三板挂牌的情况。此外,做市商积极性不高、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都是目前新三板发展的短板。
面对成绩与问题并存的现状,2015年新三板又会有哪些变化?根据目前官方的表态与市场关注的热点,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将值得期待:
做市商扩容 非券商机构将参与做市
新三板副总经理隋强曾在2014年12月22日的媒体沟通会上指出,下一步将大力发展做市业务,除推动券商加大做市力度外,研究探索PE/VC、资产管理机构等非券商机构参与做市业务的可能性。当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经营机构参与全国股转系统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降低新三板做市业务的门槛,做市商主体由目前的证券公司扩围至符合条件的基金子公司、期货子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私募基金。
上半年推出竞价交易方式
隋强此前曾公开表示,新三板将在2015年上半年推出竞价交易方式,全国股转系统正在抓紧进行技术、制度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竞价交易推出后,市场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新三板公开交易市场的特点将凸显。
由于实施竞价交易需要有一定规模的投者和一定程度的成交活跃度,许多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新三板的投资者门槛将有望进一步降低,特别是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证券类资产市值 500万元人民币”等条件有望放松。
然而,由于新三板自身的功能定位异于主板市场,再加上挂牌企业业绩相对不稳定,风险依然较大。如果短时间大幅降低投资者门槛,同样会不利于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有业内人士提出,可以在市场分层管理实施后,针对不同风险特征的层次设定差异化门槛。
三季度将就市场分层管理公开征求市场意见
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规模的迅猛增长及竞价交易机制提上日程,新三板实施分层管理的必要性日益增强。随强此前介绍,市场分层方案将于2015年第三季度公开征求市场意见。届时,新三板的市场分层将对不同层次市场在交易方式、信息披露、股票发行、投资者适当性等方面实行差异化安排。
根据媒体报道,市场将大体分为三层,最高层级挑选最优质企业参与竞价交易;第二层级为做市交易;第三层级为协议转让,同时配合在各层级间适当降低投资者门槛。
畅通转板机制
2014年10月17日证监会《关于支持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将推动在创业板设立专门的层次,允许符合一定条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满一年后到创业板发行上市。
之前虽已有新三板企业成功登陆主板,然而这些挂牌企业转至中小板、创业板仍是通过严格的IPO审核。转板制度的推出有望吸引更多寻求上市的企业挂牌新三板,并使新三板对投资者更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