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解码国家年报)四问中国经济走势
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了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主要数据。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步入发展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如何?楼市调整何去何从?全面通缩是否言过其实?宏观政策取向如何?
经济增速将继续“下台阶”?
经济增长7.4%,物价涨幅稳定在2%,城镇就业人员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2014年宏观调控的主要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基本实现了年初的预期目标,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这是改革与增长艰难平衡的结果。”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在世界经济低迷不振、国内“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上述成绩在全球范围观察表现不俗。
不过从季度走势看,中国经济列车增速换挡态势明显,一至四季度GDP同比增速依次为7.4%、7.5%、7.3%和7.3%。2015年经济增速会继续“下台阶”吗?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说,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整和制造业淘汰过剩产能仍在进行中,投资增速显著放缓,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速将在7%左右。
“今年经济增速还会略有下降,预计略高于7%并进入本轮经济下行阶段的触底位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预计今年一、二季度GDP增速将进一步走低,但三、四季度可能会开始上升。
考虑到中国国内投资增长缓慢并预计将进一步放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的增速预测下调到7%以下,预计2015年增速为6.8%。
尽管对于具体增速数值的预测莫衷一是,但业内普遍共识是,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15年关键是既要保证经济增长的基本稳定,同时在结构调整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房地产调整格局仍将持续?
去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实际仅增长9.9%,增速较2013年大幅回落,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同比下跌——多年来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在2014年开始降温。
约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两成的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全局的影响不容小视,2015年房地产市场走向如何?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今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其他下游相关行业影响的外溢效应比去年更明显,他用“调整”与“分化”来描述当前房地产市场格局。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库存仍居高位,市场预期发生了根本逆转,周期性调整仍将持续;另一方面,不同规模的房地产商之间、不同地区城市之间市场形势出现分化,小型企业遇到的困难大于大中型企业,三四线城市需求回落要甚于一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信贷政策调整、央行降息、年底开发商为消化库存加大推盘力度,国内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缓慢收窄,销售量也有所回暖。
“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比去年相对温和,今年可能成为房地产‘筑底’的年份。”张立群表示,由于房地产将呈现弱增长态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很难恢复到过去水平。
全面通缩言过其实吗?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长2%,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34个月负增长。较低的物价水平,使得百姓得到了实惠,但同时也引发了外界对中国是否会出现全面通缩的担心。
业内人士认为,出现全面通缩的典型表现是经济大幅滑坡、资产价格急跌以及货币供应量下降等,这与中国的现实情况显然并不相符。
刘元春分析说,中国工业领域的通缩压力一方面来自于油价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下滑,未来走势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源自经济内生性有效需求不足,这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
“尽管2015年出现CPI整体为负的概率比较小,但还是要防止低水平通胀带来的整体市场信心不足和市场预期的全面回调。”刘元春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就做出中国经济出现全面通缩的判断为时尚早,不过PPI持续负增长对制造业的抑制显而易见,于宏观经济发展不利,需要加以关注并尽快扭转。
这并非是指宏观政策要搞全面放松,王军建议,为扩大经济有效需求,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础上,具体操作中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汇率政策上注意对输入性通胀有所对冲,并利用低水平价格的窗口期推进价格改革。
降息降准势在必行?
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走向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焦点问题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在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基调不变的基础上,央行还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工具(PSL)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并加以灵活运用。
尽管流动性比较宽裕,仍有部分专家认为从资金成本等方面考虑,调整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常备武器”仍有用武之地。
连平表示,目前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大幅下调的空间不大,相比之下近期降准的预期更强烈。一方面2014年存款增速持续低于贷款增速,限制银行信贷投放能力,需要适度下调准备金率;另一方面,降准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更加直接。
张立群表示,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宏观调控不能延续传统思维,尤其是财政政策不宜过度刺激,避免走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的老路,而货币政策要把握好“中性”的度,既不约束市场合理的需求,也不扩大金融杠杆和风险。(记者王希、陈炜伟、吴雨、何宗渝、毛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