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业已公布。总的感觉是题材丰富,亮点频出。有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类的,有展现“中国梦”深刻内涵和反映经济建设成就类的,亦有中华传统文化、民俗和古典文学艺术类的,很令人期待。
论题材之重大,莫过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因而,这套纪念邮票被中国邮政浓墨重彩地推出,先后两组(第一组8枚票、第二组2枚票、1枚小型张),分别于8月15日和9月3日这两个纪念日发行。明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中国邮政以“国家名片”为载体,隆重纪念这场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别具意义。这套邮票和《遵义会议八十周年》、《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等邮票配合明年举行的相关纪念活动,必将鼓舞国人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历来为中国邮政制定邮票选题时所注重,近年来更是如此。明年发行的新邮中就有《乙未年》、《拜年》、《挥扇仕女图》、《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一)、《鸳鸯》等。其中,前两套邮票无疑将使喜迎佳节的千家万户品味到暖融融的“年味儿”。而后面这套《鸳鸯》,我以为意味更浓,更牵人情思。盖因鸳鸯雌雄常在一起栖息于水中,故自古以来,我国民间传说和文学上就用来比喻夫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古绝句言“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写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基于人们对鸳鸯的这种共识,历代流传着不少以此为题材,歌颂纯真爱情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此番《鸳鸯》特种邮票的发行,想来又会引发几多佳话。通过邮票这样的载体生动、通俗地道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道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展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这种努力和追求值得为之点赞。
继今年发行《感念母恩》邮票后,明年6月将发行《感念父恩》邮票。这当属让人怦然心动的话题。“父爱如山”,香港女作家梁凤仪说“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古往今来人们用不同方式表达着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毋忘父母养育之恩,常念父母的付出、祈盼,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奉献社会的人,就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孝文化,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或许正是《感念父恩》这套邮票创意者所要表达的情愫。
不少集邮者都注意到邮票发行主管部门近年来着眼于转型发展,不断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更加突出纪特邮票的收藏、投资功能,更加突出其艺术鉴赏、文化传播功能。这无论是对自身开创业务发展新局面,还是对培育市场、扩大受众面,都是大有裨益的。人们期待着有更多彰显新创意、新工艺、新技术的新邮问世,使中国邮票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