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新邮预订”开始了。这是集邮者和社会广大受众非常关切的一个热点。邮票,作为邮资凭证,作为彰显国家形象和深蕴文化内涵的“国家名片”,多年来一直是建筑在广泛群众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集藏品种。因此,有计划地进行一年一度的“新邮预订”,以及在邮票发行日从邮政柜台临时零售,已经成为邮票发行和营销的重要方式,且已沿袭多年。
“新邮预订”和其他产品的定销不同,这个产品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属性。一般来讲,大多人虽大多聚焦在文化性集藏上,但因邮票有着增值的内在因素,特别是一些特殊邮品,如大版张、小版张、邮资封片,以及只有新邮预订者才能获得的生肖赠送版等一般很难买到的品类,其中所蕴含的增值因素较大,这就形成了“新邮预订”中的一个热点。于是,一年一度的年底的“新邮预订”,往往在全国范围内会形成关注新邮和争订新邮的火热局面。
如何做好“新邮预订”,一直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一个常态性的重要工作。多年来,在“新邮预订”上,人们每每会见到不同的新拓展和新举措的出台;如2014年在“新邮预订”的前夕和过程中,就以多种方式宣传了新邮的选题内容,以及展示了部分新邮设计图样,在集邮者中在社会上勾勒出了一年新邮的基本形貌。这表明了“新邮预订”不仅仅是一个要更尽人意的邮票发行和销售过程,还在于要在一年之初借此强化邮政、邮票和集邮的文化意义。
在2015年“新邮预订”开始之际,人们又看到了新的拓展和新的举措。这就是利用电脑这个信息化的现代载体进行网上“新邮预订”,以及在预订邮票品类上有了鼓励性的新的规定。
网上订购在社会上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邮票预订领域,却还是一个新的拓展。由于“新邮预订”往往中老年集邮者居多,无论是自己集邮,还是给下代子孙预订,他们更习惯于在营业点实地办理。因此,多年来没有开启网上预订新载体,或可有这方面原因。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年轻人和一般中老年人来说,上网进店也非难事。就在曾是“网盲”的老年人中,上网点购者也在日渐增多,完全的“网盲”为数正在递减。因此,网上“预订新邮”的启动,应是势在必行。网上预订的便捷加上提前20天的前置预订时间,不单会减轻营业网点顾客和工作人员的压力,而且伴随着网络上的对于新邮的文化性宣传,则会在扩大邮票和集邮的文化影响力中,吸引更多社会上的人士聚焦邮票和集邮,从而达到扩大预定用户和扩大集邮文化宣传的目的。
网上的“新邮预订”,不仅仅是一个营销手段的转变,还是一个亲民的措施。打破几乎是60年来中国集邮公司柜台销售和预订的传统模式,以电子化营业,便捷完成预定新邮,这在为受众节约时间的背后,是邮政“普遍服务”理念的彰显。此外,这个网络“服务”还有另一个支点,那就是在历来集邮老人多的特殊状态中,鲜明提出了“走进网络”的新课题,这无疑也是在老年人中开拓了逐渐普及和使用电脑的一个空间。
在2015年的“新邮预订”中,大家很关心的诸如小版张和大版张等特殊品类的预订,又有了新的规定。除了原订户继续享受新的预订外,“为满足市场需求”,凡新邮预订满三年的订户,“在集邮网厅通过摇号中签的方式确定新增预订资格,并通过网站和短信等方式公布摇号中签结果”。虽然,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运作过程,但是已经有了紧俏邮品逐渐张开销售空间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集邮人士和社会人士对于特殊邮品的需求。
作为过程,相信今后在“新邮预订”中,会有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式,更大限度的解决部分特殊邮品的需求问题。当然,还应看到,在邮票发行中和集邮行为中,存在一定的人所追捧的特殊品类,产生一些“一票难求”的态势,这既是产品销售的一个特点,更是集邮领域的一个正常现象。能够在2015年“新邮预订”中,对于这些特殊品类的邮票有所开放,这也是邮政部门“普遍服务”意识的一个体现。
一年一度的“新邮预订”正在开展中。在为受众“服务”理念的指导下,能够有新的拓展,新的举措,新的载体,这在迎接新的一年到来之刻,是一个新的气象和新的局面。人们所见到的这新的一步,必将为新的一年的“新邮预订”带来一个新的集邮文化热潮。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所展开的“中国集邮文化季”中,在岁末盛起的“新邮预订”这个带有文化性的商业行为,作为为集邮文化添砌实体和扩大人气的举措,也应当是“中国集邮文化季”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