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人民财评:国际油价雪崩背后隐现金融资本身影

黄晓勇

2015年02月05日09:49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近期更是暴涨暴跌,但总体上处于低位运行。针对油价低迷,欧佩克国家以及俄罗斯等石油出口国为何都没有断然采取限产保价的措施?多次协商为何都无果而终?

由于对石油的广泛需求和石油资源在世界分布的不均衡,我们可以把世界各经济体分为石油净出口国与净进口国。前者的代表是欧佩克国家、俄罗斯、阿塞拜疆、加拿大、墨西哥、挪威等,后者的典型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除加拿大、墨西哥、挪威等)、大多数东盟国家等,可以说后者包括了大多数国家。

从这个分类看,石油价格就成为了一个在净出口国和净进口国之间分配石油利益的工具。根据级差地租理论,不同资源所有者因为其生产成本不同,在基本上统一的市场价格条件下,各生产者获得的利润水平会很不一样。因此,石油价格也代表了不同成本的石油生产国之间利润分配的工具。石油价格下跌,最不利的当然就是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

由于高油价时期丰厚石油利润的滋润,石油出口国普遍都有一定的“荷兰病”,即利率上升、劳动力成本高、一般制造业缺乏优势。同时,石油净出口国政府利用石油利润支持政府开支和社会福利支出,使其经济对石油出口和高价格产生依赖性。更有一些国家利用石油利润谋求地缘政治优势,支持其对外政策与目标。

然而,石油价格又是商品价格体系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价格,它的特殊表现在它的高度国际化。从交易量来讲,石油价格是全球最大宗的资源型商品,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全球石油交易的绝大部分采用美元来计价。与商品期货市场相结合,石油价格成为波动性最强的商品价格。这一特点也使它超越了一般的商品价格,具有了金融产品的特性。甚至可以说,石油取代黄金,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世界货币体系的基础,也就是说,世界货币的定价可以解释为每货币单位价值多少桶的石油。

石油价格的金融化产生了一个复杂关系:资源力量与金融力量是合谋还是竞争?在复杂国际战略的不同背景下,二者经常表现出不同的关系。在油价上涨周期内,资源力量与金融力量拥有共同利益,合作默契。但是,在油价下跌周期内,二者的利益就复杂化了,强势的金融力量会引起石油净出口国之间的分裂。比如1986年的油价雪崩,就引起了欧佩克国家内部争相增产,最后逼迫沙特也放弃了产量平衡国的角色。

世界的金融资本可以说拥有共同的利益,基本上都与纽约和伦敦的金融集团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石油资源国却是分裂的,以沙特、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等低成本石油生产国和加拿大、墨西哥、挪威等与国际金融集团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这三个国家却有着强烈的动机谋求地缘政治上的优势,并视石油收入为其有力的政策工具。但是,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都忘记了,它们的石油生产成本在石油净出口国中几乎是最高的。《华尔街日报》总结的2014年欧佩克国家财政平衡油价中,伊朗最高,为140美元/桶,委内瑞拉为121美元/桶,俄罗斯自己宣布的是114美元/桶。尽管海湾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的财政平衡油价也在70美元以上,高于目前的国际油价水平,但是这些国家的增产潜力很大,可以通过增加出口来谋求财政平衡,并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石油价格雪崩,还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油价下跌,沙特等海湾国家(不包括伊朗)都在支持美国的做法,放任石油价格下跌,而不采取限产保价的措施。实际上,有上世纪80年代的经验,限产保价通常无效,因为在各石油净出口国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各国首先都会只顾自身,而不可能保持合谋的长期有效性。(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责编:孙阳、乔雪峰)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