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杨曦)1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七十期经济每月谈,详细解读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表示,一季度GDP保持7%的增速,符合我国经济现阶段的特点、增长目标以及政策目标,当前要防范通缩的风险。
刘伟指出,一季度GDP保持7%的增速,既合乎当前我国经济现阶段的特点和增长目标,又符合政策目标。刘伟进一步解释说,按照2020中国经济GDP总量翻一番的目标,平均增长率需要保持在7.2%左右,而2010年到2014年均高于平均增速,所以,2015年到2020年只需要保持6.73%就可以实现目标。
刘伟还表示,当前要考虑通缩的警戒线,但也不用有太大压力。他认为,下限是今年第一季度300多万新增就业岗位,6.1%的增长速度,能满足目前稳增长保就业的基本要求,中间考虑到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经济指标的实现所要求的平均数,这几个方面比较吻合。速度看起来,7%也好,1.2%的通胀率也好,总体指标比预期慢,下滑情况还是比较显著,总体来说还是合乎政策目标预期范围之内。
刘伟分析,通货紧缩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负增长,原因可能是两大类,一类是需求疲软导致的,还有一类是供给方面,成本下降。有恶性的就是需求疲软,投资需求也好,进出口也好,还是消费需求也好,如果疲软带来的物价水平下降甚至通缩出现,带来的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同时伴随着就业机会减少,这就是通常讲的恶性。这次讨论中国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一个原因是所谓的进口国际输入,特别是大宗商品输入大幅变化,对国民经济的总成本将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