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中国制造联手美国高科技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5年06月01日15:07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乔雪峰)5月29日,首届“钛?边缘”创新大会夏季峰会在京举行,来自美国的数位高科技企业领袖和中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制造联手美国高科技的未来。海银资本创始人王煜全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峰会,让美国高科技企业和中国制造企业对接合作,帮助美国高科技企业走出瓶颈期,同时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1980年美国拜杜法案的出台,降低了美国中小企业获得高校科研成果的门槛,大批美国中小企业从高校科研机构获得专利授权,成为美国式的“万众创新”。

不过,作为美国创新主体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在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瓶颈,批量生产能力不足、融资能力有限。

“用最先进的技术实现0到1比较容易,但从1到100万、1000万,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提升,更需要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投资。”王煜全认为,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可以帮美国中小高科技企业突破瓶颈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外国公司进入中国,以此获得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建立了完整的制造业生态环境,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但是,中国制造业在过去30多年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困境,出现了科技升级能力不足的问题,相应的制造业投资也出现了下滑。

“中国制造业如果此时与美国中小科技企业合作,在创新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形成控制,通过制造力反向控制科技,形成科技红利,可以成功摆脱现有的初级代加工地位,在全球市场树立话语权。”王煜全认为,“一定要在苹果没有成为苹果之前,特斯拉没有成为特斯拉之前进行投资、合作。”

日前,国务院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出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责编:乔雪峰、夏晓伦)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