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结构调整、创新创业加上实体经济释放改革空间这三大因素或将成为未来稳定中国经济的动力”,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与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7日在上海如是说。
2015年第一次“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在上海交大举行,来自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交大等专家学者针对国际宏观经济现状、金融市场包括近期股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陈宪分析称,眼下中国经济面临四方面风险。首先是失速,其次是生产领域通缩和企业高负债,第三是总体性政策失灵,第四是股债问题,“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综合考虑这些风险,这轮经济企稳或将推迟至2016或2017年,因此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是上述三大因素”。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权衡关注到金融体制改革提振中国经济。他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因为现在的金融体制已成为实体经济改革的一个阻力,而且抑制了消费,“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会对城镇化,包括新常态诸多的战略选择都有好处”。
“政府应经过系统研究拿出从治标到治本一整套方案来提振市场信心”,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建议,可成立金融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强有效市场监管,这对市场信心提振和中国经济未来增长都十分必要。
对于201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及投资策略展望,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邵宇认为,中国经济已进入改革转型的新常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法治化的制度保障将奠定估值修复的原动力,未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方向正在逐渐变得清晰,资本市场的牛市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同时,各界必须认识到改革是个慢变量,对于经济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适度的政策托底仍然必须,这也是为改革转型提供空间,也决定了经济稳定有余、弹性不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