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从21世纪“黄金十年” 看国企改革的昨日与明天

李苑

2015年09月13日17:4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21世纪“黄金十年” 看国企改革的昨日与明天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记者 李苑)在我国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之中,国企改革是很特别的一个。几十年沧桑巨变,历经几轮艰辛改革,使得如今的国有企业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企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与完善,体制、机制的不断革新,令国企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因此,不少人称过去十年是国企发展的“黄金十年”。

  飞速膨胀的“量级”

  年长的人们或许还记得,1998年前后,国有企业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彼时,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二数量的国企亏损。而十多年后,情势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项改革大刀阔斧地推进下,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集体性、大规模地迅速崛起。

  一组数据从某种角度体现这种量级的蜕变。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是衡量经营状况的一个统计指标。1996年时该指标为712亿元,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跌至525亿,2003年底是3784亿,2013年则达到15194亿元,十年间翻了四番。

  2003年,中国大陆只有11家公司登上《财富》世界500强。而2015年共有106家中国企业上榜,数量稳居世界第二,其中95家为国企。如今,中石油、国家电网这样的巨头已位列“世界十强”,工商银行更是被誉为“全球最赚钱的企业”。

  国有企业早已不是“拖着”不良资产的“穷孩子”,在经历不可思议的飞速成长后,人们现在更关心的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历史阶段,国企将扮演什么新角色,未来面貌是什么样?会有更大量级的巨无霸诞生吗?

  近期,一件重磅事件的发生,带给市场无限启示和畅想,那就是南北车的合并,这起重组显著提升了市场对于央企合并的空间和预期。在专家看来,景气度差、萧条、亏损扩大的行业,非常有必要进行合并。企业重组后一方面有利于“走出去”,在国际上拥有更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达成了资源的集约与整合。

  市场人士纷纷畅想,一轮央企并购浪潮即将到来。比如,申万宏源在研报中预计,经济效益差的造船航运、煤炭有色、以及改革预期强烈的军工、转型需求大的房地产行业将成为央企合并主战场。如果集团层面可以合并,二级公司可以不整合;如果集团层面不合并,二级公司可以自行整合(如资产置换等)。

  当然,未来央企整合的具体方向,以及整合维度,还有待监管层顶层设计指引的出台。不过在资本市场上,“央企重组”早已掀起阵阵热浪,相关概念股受到资金轮番炒作,成为当之无愧的最热“风口”。

  科学、现代化的“治理”

  众多亮眼的数字变化,体现了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其后还有一大重要支撑,是企业制度建设的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千禧年前后,国企改革发力的一大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制。那时大批央企开始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市场要求。

  2005年,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启动,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创举,消除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于上市国企而言,此项改革具备划时代的意义,其加速了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大大激活民间资本的活力。与此同时,也为众多上市国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有利条件,助其进一步构建规范的法人结构。

  由此,如今的国有企业已成为国有产权控股下的产权主体多元化公司制企业,不少国企实现部分业务上市、主营业务上市,甚至整体上市。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随着国资改革进一步推进,无论是核心资产注入、业务整合,还是整体上市、监管重组等资本运作,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舞台。可以预见的是,资本市场将在此轮央企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8月31日,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明确,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加强资源整合,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条件的国有股东及其控股上市公司要通过注资等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内部业务整合,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近两年来,国企改革中还有一大热点,被专家、学者广泛提及,那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有关混改如何系统性开展的话题,是各界人士一直非常关心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要“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

  混合所有制改革到底如何稳妥推进,也是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一大看点。

  与之俱进的“监管”

  在国企改革的漫漫历史征途中,2003年绝对是重要的一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正式成立,迈出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关键一步,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落实了十六大提出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作为特设机构,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行使出资人权利,解决了此前国有企业多部门管理时责任不清的问题,监管由“九龙治水”,即管人、管事、管资产等多条线分离,转变为国资委专门负责。

  国务院、省(区、市)、市(地)三级国资监管机构相继建立,大部分经营性非金融国有资产纳入监管体系,基本形成了国有企业资产监管的制度体系。

  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国资委所监管企业的资产和经营状况透明度得到增强、推动建立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制度,改进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制度。推进改革和重组,包括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革、转变内部经营机制等推进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推进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这种体制已经稳定运行10年,国有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应该说这是管理作为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的一种有效体制。

  在顶层设计改革出台之际,未来国资委职能如何变化,市场上已有不少讨论和猜测。

  海通证券认为,本轮国企改革的大背景是经济步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因而更注重在监管、产权、经营等多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在监管层面,强调分类监管和分层监管,国有企业将在分类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改革,同时设立国资委、国有资本管理公司、经营性国企三个层次进行监管。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国资委正抓紧制定运营和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具体措施,将从中央企业集团中选取“试点”进行改组,形成国有投资运营公司,从而更好地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国企整体改革。

(责编:田原、吕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