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资本市场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投资门槛的降低,将会唤醒更多民间资本。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鼓励国企重组上市,调动更多公众参股,以股权募捐、股票等方面让利于民”。种种迹象表明破除旧的股权构成模式,引进社会及民间资本已经势在必行。
伴随着金融深化,可选择投资对象已经广泛涉及证券、保险、信托、第三方理财、互联网金融和民间借贷等众多领域。但是,表面投资形式的扩大,其实本质上并没有解决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可选择投资产品十分匮乏的状态。资金蜂拥涌入股市就是很好的体现。
根据招行私人财富年度报告,截止到2014年,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已经达到104万人,其中资产在1000万至5000万的约有90万人,5000万到1亿的7万人,总资产超过1亿的约7万人。在高净值人群中,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3000万元,可谓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A股市场泡沫有风险、P2P跑路频发、楼市短时间难以带动新一轮增长。人们逐渐迷失了投资方向,大把的资金在手却不知投给谁更稳妥。然而当下可供投资的财富管理产品结构创新能力低,同质化严重。以理财产品为例:无论是期限安排、目标客户选择,还是产品结构设计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投资对象荒”依然在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急需一个能够带动投资热情同时又有相对牢靠的投资对象。而国企改革中关于引进民间资本的声音正好为私人投资者指明了方向。
因此,此轮国企改革很有可能催生新一轮投资热。伴随着资本市场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投资门槛的降低,将会唤醒更多民间资本。这是因为,国企“大而不倒”的形象早已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民间资本早已有入股国企的强烈意愿。具体可以通过入股或公司债进入到对应的非国有企业,再由非国有企业通过出资入股、可转债、股权置换等方式参与国企经营。
而伴随着更多的国有企业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民众对国企入股的私营企业会更具信心,进而带动投资热情。特别是如果国有企业能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萌芽型企业予以支持,将缓解一大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这里,国有企业出资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出资与否、对谁出资,这会对广大民间投资者起到一个风向标的作用。
而且,本次国企改革中提倡的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可以直接引入员工私人投资,这为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注入了活力。通过支持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持股,可以进一步促进科学经营,提高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带动生产积极性。
结构转型固然需要付出代价,但是同时也在不断地释放红利。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改革在各种技术层面和细节上的不断推进,国企改革也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张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实验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