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中国仍是美国企业的机遇之地

王秀琼 岳瑞芳

2015年09月26日10:3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仍是美国企业的机遇之地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王秀琼 岳瑞芳)美国工程机械和动力系统制造商卡特彼勒会成为一家“中国的公司”吗?对该公司全球副总裁陈其华来说,这不是一个所有权的问题,而是一个投入的问题。

  “40年后,卡特彼勒毫无疑问会在中国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而且会成为‘中国的公司’。”同时任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其华告诉记者。

  卡特彼勒于40年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在陈其华看来,40年后,卡特彼勒仍然会致力于在中国的发展,而到那时,它的投资主体来自哪里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陈其华说,卡特彼勒未来将在中国加快人才本土化,并将中国作为发展全球业务的重要战略基地。3年前,卡特彼勒中国65%的中层以上领导是中国人。今年,公司计划将这一比例提至80%。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用设备制造商,卡特彼勒业绩受到了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但它无意撤资中国,相反仍看好中国的长远前景和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机会。

  像卡特彼勒一样,许多美国公司正感受到中国经济调整的“阵痛”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但如陈其华所言,中国仍然是它们的“机遇之地”。

  据中国美国商会今年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由于收入和利润减缓,2014年对在华美国公司是近段时期“最有挑战的一年”。

  然而,这项调查同时显示,仍有近70%的会员公司对未来两年中国国内市场的增长保持乐观,44%计划今年在华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

  横向比较看,对外资来说,中国仍然最具吸引力。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1月公布的报告,2014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国。

  中国的商务环境的确在变,但未必是朝着坏的方向改变。

  陈其华认为,中国的经济调整只是暂时的,中国仍然充满机会,但只有那些及时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公司才会成功,如果不了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没有具备竞争性的产品和业务模式,就难以在中国市场上立足。

  “有的时候,跨国公司在中国业务发展不下去,不能老怪政府,要想想自己的问题。”他说,“时代在变,市场竞争格局也在变。”

  与中国一起改变

  1975年,卡特彼勒向中国销售了38台吊管机,价值380万美元,这是公司在华的第一笔订单。当时,中美还未正式建交,卡特彼勒团队与中方代表不得不在加拿大渥太华频频见面会谈,谈了3年才达成协议。

  今天,卡特彼勒在中国已发展到有29家制造工厂、4个研发中心,拥有1.3万名员工。它在徐州建立的生产基地已成为其挖掘机机型最全面、技术最先进的“旗舰工厂”,并有望成为卡特彼勒全球最大的挖掘机制造基地。

  在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后,高速增长了数十年的中国经济随之放缓。曾受益于投资和出口繁荣的工程机械行业遭遇寒流,卡特彼勒也难以独善其身。

  公司财报显示,卡特彼勒2015年二季度亚太地区销售同比下滑30%,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和日本工程机械市场的萎缩。

  但在陈其华眼里,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是必经过程,也预示着新的机遇。经过多年的高速扩张,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多达五六十家,经济调整会迫使过剩落后产能被淘汰,这反而有利于有竞争力的企业。

  “经过重组,这个行业和中国整体经济会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如果能有一个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6%、7%的GDP增速也是我们期望看到的。”他说。

  尽管中国经济仍持续面临下行压力,但陈其华仍表示,调整和改革的过程一旦完成,就会创造更多机遇,他希望政府能坚持这个过程。

  新的机遇在哪里?卡特彼勒正瞄准中国改善基础设施的广大空间:高铁、西部建设、城市地下管廊,都是工程机械的用武之地。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创造大量建筑工程需求。政府对服务业的支持也是一大利好,比如刚刚出台的促进金融租赁业发展措施,就有助于卡特彼勒的客户减少融资成本。

  中国对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增长的要求也惠及卡特彼勒。由于更多客户需要环保高效的发电机组和动力系统,公司的能源和交通业务在过去5年平均增长超过11%。

  对外开放“升级版”

  回顾在卡特彼勒工作21年的经历,陈其华感受到中国政府对卡特彼勒的欢迎,并且相信政府会继续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部分。

  他观察到,中国政府正在对外资企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逐步减少对外商投资项目的限制和降低关税,同时对外商投资在质量、技术、环保上的要求比以前提高。他评论,“这是一件好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要求会不一样。”他说。

  近年来,微软、高通等在华美国公司卷入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引起外媒对中国对外开放态度的关注。其实多加观察就会发现,中国的反垄断执法从未因企业国别不同、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接受调查执法的公司既有外企,也有中国的国企和民企。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中国正将对外开放推进到更高水平。今年4月,经过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开始施行,限制类条目从79条减少到38条。中国还在制定外国投资法草案,拟将以往的逐案审批制改为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仍保持良好态势。前8个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0.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9.2%。就在8月,可口可乐公司宣布,未来3年将与其在华合作伙伴在中国市场继续增资40亿美元。

  陈其华认为,中国政府在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方面的开放正在逐步深化。他希望,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能加强两国合作,推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尽快达成,这将给在华美国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中美之间有些分歧,但分歧远远小于合作。”陈其华说。

(责编:杨迪、杨曦)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