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西方对中国经济数据的“怀疑论”令人怀疑

2015年10月13日18:0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西方对中国经济数据的“怀疑论”令人怀疑

  无论中国即将发布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表现如何,西方一些舆论和机构恐怕仍会认为这是含有水分的“假数据”。这种对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真实性的质疑最近甚嚣尘上。

  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公布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为7%,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全年增长预期目标相符。

  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称,中国当前经济增长速度被高估了一到两个百分点,原因是“计算方法上的技术问题”。

  西方机构和舆论中更有甚者认为,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速仅有4%到4.7%不等。

  事实上,这并非西方舆论和机构首次“关心”中国经济数据真实性问题。仅在过去十年间,就发生过多轮“质疑风潮”。

  举例而言,2012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中国省一级的地方政府在向中央报告经济增长数据时故意多报了1至2个百分点。早在2005年,美国《洛杉矶时报》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令人生疑》为题报道称“许多省、市和县多年来一直虚报数字”。

  与今次指称“计算技术”的原因不同,当时西方对中国经济数据“虚假”成分的质疑多集中在地方上报的夸大方面,认为GDP的表现决定着地方官员政绩与升迁,地方具有虚报数字的冲动。

  当然,这种“怀疑论”在西方也有反对者。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驻香港经济学家迈克尔·帕克说,在我们看来,认为中国会让全国数万甚至数十万财会及统计人员,在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步调一致地歪曲数据,这样的想法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

  中国多年来不仅加大查处统计数据弄虚作假案件力度,鼓励社会公众检举揭发统计违法行为,还积极完善统计工作程序与环节,提高数据质量,使得统计工作越来越客观、真实、准确。

  此外,中国在经济转型升级期打破领导干部考核“唯GDP论”,更注重质量和效益,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地方与各部门“数据注水”的冲动。

  中央组织部2013年底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方此次质疑中国经济数据“造假”的焦点也已转变,转而集中到计算方法层面的“GDP平减指数”。

  英国《金融时报》上月底的报道称,通过将通胀报低,中国的统计高手们可以制造出实际GDP增长比事实上更快的效果。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说,今年上半年GDP平减指数为-1.6%,预计全年为-1.4%。

  GDP平减指数是未剔除物价变动前的名义GDP与剔除物价变动后的实际GDP之比,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7月中旬答记者问时表示,与很多西方国家采用支出法不同,中国GDP核算采用生产法,对进口商品价格已经扣除到位,不存在指数低估问题。

  部分西方机构和媒体认为中国故意夸大通缩程度,却忘了就在年初还曾大肆报道“中国向世界输出通缩”的鼓噪。当时徘徊在1.5%左右的CPI数据和连续下跌的PPI数字不仅为西方媒体采信,甚至还成为其指控“中国通缩威胁世界”的证据。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GDP平减指数测算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基础数据不同、核算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都会有差别。“不能因某些数字的差异就质疑官方数据造假”。

  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占GDP比重为49.5%。

  然而,现有的统计方法并未能全面反映服务业的许多贡献,例如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众多数据就十分难以准确掌握,因而GDP数据的增幅当下或许仍有所保守。

  国家统计局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采取加快建设国家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推进部门服务业统计信息共享、规范服务业统计标准体系等多项举措,加强和改进服务业统计。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称,经济学家大多未能认识到中国服务业的活力,几乎没什么理由去认为中国上半年的GDP增速已放缓至7%以下。 (记者刘斐 王建华 史林静)

(责编:张歌、陈键)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