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人民财评:中国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石

刘元春

2015年11月21日07:44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习近平出席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

最近,习近平主席在接连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先后两次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走势和改革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这两次讲话既使用了中国的传统智慧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原因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即“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又针对这些“病灶”,对症下药地提出了一张包含多个建议的诊疗良方。在为世界经济诊断和开出药方的同时,这两次讲话还基于一系列的事实描述了中国经济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向国际社会传达了来自中国的自信声音。

“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刻,承担了拉动增长的重任”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是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石。尤其是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刻,承担了拉动增长的重任”,成为了全球经济的定海神针。根据IMF最新修订的全球宏观经济数据,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为0.028%,是几十年来最低的增长率。但是,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突出表现,则全球经济将会出现0.7%的负增长。如果没有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提供的动力,世界经济将进一步下滑,全球经济信心也会遭受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在危机中对全球增长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得到了全球经济学家的共同认可。

根据今年10月份IMF《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只有3.12%,是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最低的一年。在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有所衰减,而且发达经济体中的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不振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动力来源。假设中国经济今年最终实现6.9%的增长,则中国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4%,即贡献1/3以上的全球经济增量。相比之下,即使是被认为经济已经实现强劲复苏的美国经济,其2015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过是20%,而另一个经济正在持续高速增长的新兴大国印度,因为其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其2015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到7%。

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速度会有所放慢,但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中国将依然成为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来源。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中关于各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我们可以测算出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高达28.8%,远远高于同期美国的17.1%和印度的6.5%,这一数字跟G7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29.9%)相当。这一系列的数据雄辩地说明了为什么“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国际投资者也对这一前景做出了回应,当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2014年下降了16%的同时,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

“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在一起,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在并且将继续如习主席所说的那样“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市场,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群体。到2011年为止,中国已是124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以美国为最大贸易伙伴国的数量仅为76个。2014年,中国是43个经济体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在这些经济体中,向中国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例大于30%的经济体有16个,介于10%到30%之间的经济体有26个。在G20成员中,中国是澳大利亚、南非、巴西、韩国和沙特的最大出口市场,同时还是欧盟、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印尼和阿根廷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外的最大出口市场。而在亚太区域,中国几乎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的最大或第二大出口市场。可以说,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依赖性已经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与此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第二大投资体,为全世界提供大量的资本。在全球资本回收、全球流动性下滑以及投资收益预期大幅度下滑的环境中,中国通过新一轮对外投资浪潮,为稳定国际投资资本市场和带动被投资国有效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按照联合国贸发委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从2007年的265.1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1427亿美元,在世界的排名从第18上升到2014年第3;在世界对外投资的比重则从2007年的1.24%上升到2014年的8.57%,如果算上通过香港等地进行的对外投资,来自中国的资金对外投资规模在2014年仅次于美国。从2007年到2014年,中国及香港对外投资增长了1680亿美元,而同期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却减少了7758亿美元,来自中国的投资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面“外溢效应”

在一个日益紧密联系的世界经济中,正如习主席所说的“各方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彼此政策的沟通和协调,防止负面外溢效应。”中国在通过本身的经济增长给世界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并没有只关注自身的经济发展,而是同时也在服务于全球其他经济体,对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正面“外溢效应”。这可以通过中国在贸易平衡、汇率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表现来体现出来。

从贸易平衡来看,中国通过改善自身的贸易平衡为其他国家的需求扩张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从高峰期的接近10%下降到2%左右,这意味着在金融危机以来为全球提供了很大的市场。为全球贸易再平衡贡献了接近40%的份额。相比之下,很多危机前就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经济体,如德国、韩国等都并没有实现这一调整。

从汇率稳定来看,在全球出现“竞争性贬值”的浪潮中,人民币汇率不仅没有出现推波助澜的跟随性贬值,反而进行了逆势升值。从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是主要经济体货币升值幅度最大的国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2007年12月到2015年10月累计升值42.9%,比美元同期升值幅度高出31.3个百分点。

从结构调整角度来看,中国利用贸易再平衡、有效汇率的升值以及相对价格的调整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同时,中国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为未来世界产业结构持续调整的源泉。

“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自2007年以来快速攀升,从2007年的6.10%上升到2014年13.43%,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7.78%。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中国也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当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协调合作出现了问题,国际经济治理体制改革也因为种种原因停滞不前的时候,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筹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一倡议通过基础设施的合作在短期能够提升被投资国的内需,在中长期能够为下一轮经济增长和创新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我国金融机构以及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的融资,可以有效解决各国在后危机时代面临的流动性困境和财务困局;最后,通过全面互联互通的制度改革推进各国结构性改革,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奠定制度性基础。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正如习主席在其讲话说中说到的那样,“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复杂程度远超以往,解决起来需要综合施策,绝非一日之功。”但再复杂的解决方案都需要“起而行之”。

中国正是那个已经站出来积极行动的经济体。一方面,中国政府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制定出了一套全面的改革方案,正在对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进行改革,并致力于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也正在不断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努力促成与合作伙伴的共同繁荣,这跟一些西方国家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纠缠于政治僵局,迟迟不愿做出有效行动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鲜明对比也将会为中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获得更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编:杨曦、夏晓伦)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