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扩大有效供给剑指薄弱环节 三农、基建等短板望补齐

2015年12月30日08:4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扩大有效供给剑指薄弱环节 三农、基建等短板望补齐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补短板”列为明年的五大重要任务之一,而扩大有效供给是重要路径。多位专家表示,“补短板”既是立足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拓展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强实体经济的发展后劲。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琦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补短板,就是要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持续改善有效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有效供给的效率和效益,进而培育和升级经济转型过程中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当前,“三农”问题、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短板,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薄弱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贫困问题无疑是最突出的短板。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有专家指出,按照规划,我国到2020年要实现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所以从现在算起每年要减贫1000多万人,未来5年每年平均需投入2400亿元左右。与此同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还在增大。但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将持续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既扩大了有效供给,又能有效化解钢筋、水泥等过剩产能。光是异地搬迁一项工作,今后5年大概就能拉动6000亿元有效投资。

  针对“三农”问题,会议指出,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

  我国粮食生产今年取得了“十二连增”,在这个喜人成绩的背后,今年的粮食进口规模可能会再度创下纪录,国内托市收储的粮食库存也保持高位,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现象,也折射出了目前农业形势的复杂性。此外,我国农业生产还面临着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等新挑战。以前的农业发展过于注重数量增长,导致土壤肥力和地下水资源过度消耗,这些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加剧了风险。

  “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中低端供给较为充足,另一方面放心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又明显不足。”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蒋和平认为,从供给侧角度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关键是要将农业生产由数量为主,逐步转向数量质量并重上来,更加注重效益,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仍存在一定差距,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必须补齐。

  会议还指出,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

  吴琦认为,补短板的核心实际上在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二是低端生产向中高端生产的转变;三是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的转变。而补齐产业和企业发展短板,大力推进企业升级改造,积极发展新产业,可以增强产业和企业竞争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可以加快形成基建市场化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添经济发展助力。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加快补短板项目建设也是增加有效投资的重要方面,城际铁路、地铁、地下管线,以及新一代互联网、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新一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国内短板项目建设的重点。新一轮以人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政府加大对教育、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以及在核心圈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一系列的重大项目将有新进展。

(责编:杨曦、刘然)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