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2014年度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发布

人民日报记者 吴撼地

2015年12月30日16:13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提升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实践水平是企业的必修课。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服务水平的提升、运输安全的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近日,大连海事大学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匡海波教授主持编写的《2014年度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正式发布。这是关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状况的最早的报告系列,其评价指标体系较全面,受到各界人士长期关注。

通过在深交所、上交所、港交所等行业分类信息平台上的查询,《报告》共搜集到2014年度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120家,其中有38家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率达到31.6%。

《报告》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变化,结合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发布的新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0,《报告》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报告应用等级、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绩效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演进阶段四个方面对交通运输行业的38家上市公司在2014年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责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方面,从八个层面进行评价:完整性、包含性、实质性、回应性、可比性、可信性、创新性、可获取性。结果显示,38家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的均值为37.91分(按照百分制计算),尚未达到及格水平,且企业间差距较为悬殊,位列第一的中国远洋与位列最后一名的中海海盛在得分上相差75分。从各行业来看,航空运输业发布的报告质量较好,共四家企业均进入前10行列,同时水路运输业以及港口运输业也有较好表现,而公路、机场、高速和物流运输业四个行业则无企业出现在前10名的榜单中。

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用等级的评价是依据报告中所应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多少来判断的。评价结果显示,在2014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用等级为D的企业数量为20家,占到38家企业的一半以上,表明交通运输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随意性比较大,不能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但是仍有3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应用等级达到了A级水平,分别是水路运输业的中国远洋、港口运输业的上港集团以及航空运输业的东方航空公司,说明其报告的透明度较高,编写报告主要依据G4指南,并对ISO26000指南的核心主题给予了较高关注。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应用等级情况来看,企业编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规范、统一、具有权威性的编制标准,以引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正规化。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绩效的评价体系包括社会期望的8大主题,分别为环境、劳动实践、人权、公平运营、产品责任、社区参与和发展、责任治理以及经济。从38家企业的得分情况来看,除中国远洋以62.204的得分勉强达到及格线外,其余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成绩均为“不合格”。38家企业的实践表现两极分化情况仍较为显著,中国远洋、上港集团、东方航空三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绩效明显优于其他企业。主要原因表现在多数企业在履责过程中顾及全面发展,但在个别维度上的深度还有待提高。

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绩效的评价基础上,从战略意图、承诺目标、责任主题确认、利益相关者关系(识别和沟通)、管理措施、透明度和绩效评价7个维度对企业社会责任演进阶段进行了划分,包括起步阶段、参与阶段、整合阶段和战略阶段4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38家企业中,31.58%(12家)处于企业社会责任演进阶段的起步阶段,即I级水平;39.47%(15家)处于企业社会责任演进阶段的参与阶段,即II级水平;15.79%(6家)处于企业社会责任演进阶段的整合阶段,即III级水平;13.16%(5家)处于企业社会责任演进阶段的战略阶段,即IV水平。从各行业看,水路运输业的中国远洋、中海发展和中远航运三家企业达到的战略发展阶段,领先于其他行业。从各维度的评价结果看,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度也逐步提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撰写也能够依据专业的指南进行,但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缺乏具体的管理机制,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活动的融合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综合来看,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38家上市公司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方面不断向国际标准靠近,并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融合,多数企业不再满足于身处企业社会责任参与阶段,逐步向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方向发展。

未来,《报告》将坚持更新数据,不断改进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做到报告发布的连续性。也将更多与其他咨询机构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提升团队实力,力争获得评价资质,从第三方视角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进行评价并推动其不断发展。还将不断完善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提出具有权威性的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指数。

(责编:陈键、杨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