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就业·全社会在行动⑤】公益性岗位,为毕业生“托底”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一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便民服务大厅,齐心茹亲切的问候声便在耳边响起。
齐心茹今年24岁,是土生土长的第十二师五一农场人,2021年从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后,工作一直不是很顺心。她一边坚持,一边寻找着更理想的就业机会。
今年年初,齐心茹在网上看到第十二师公益性岗位的招聘公告,瞬间心动了。经过笔试和面试,齐心茹于3月底正式入职,成为第十二师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
“现在工作环境好,交通、餐食各方面都有保障,离家也很近,感觉挺好,很高兴能有这样好的就业机会。”齐心茹说。
同样享受到这一政策优惠的,还有毕业生苏紫薇。
今年25岁的苏紫薇是第十二师一〇四团居民,2020年6月,她从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后,因为疫情影响,就业之路困难重重。
“投简历总是石沉大海,面试了几个单位也不顺利。”苏紫薇急得茶饭不思。正当她焦头烂额时,家人发来了一则招聘信息,并语音询问:“咱们师正实施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专项措施,你看看,有没有适合的?”
苏紫薇仔细浏览了相关内容,发现她的条件十分符合公益性岗位要求,便主动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很快,她就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第十二师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一〇四团社保所窗口服务。这一干,就是两年。
“推出这样的政策,让我们在疫情冲击下,在家门口也能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大大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让我们吃上了‘定心丸’。”谈到入职感受,苏紫薇高兴地说。
“我们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是为了帮助那些通过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及时做好托底安置服务,打通就业‘堵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人社局党组成员、社保中心主任周虹介绍。
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将本地求职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制服务范围,主动联系未就业毕业生,为每人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机会……第十二师精准对接,密织就业“保障网”。在此基础上,建立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工作台账,落实一对一帮扶举措,为他们优先提供相应服务,对确实难以就业的,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
“现在,我们已经构筑起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公益岗位就业、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多位一体’就业格局。”第十二师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工作人员李文拓告诉记者,很多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实现就业的大学生,不但生计有了保障,对自身发展的信心也增强了。“不少人对我说,有人‘托底’,自己就要更努力,借助这股力量在新的岗位上展翅起飞!”(记者 李慧 本报通讯员 赵林洁 焦健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