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数读中国——

韧性强、潜力大 我国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有望保持

人民网记者 杨曦
2022年08月15日15:5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生产供给继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对外贸易增势良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多项数据表明,7月份主要指标基本稳定,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7月份,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通胀压力居高难下。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叠加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有所加大。

“面对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精准控制疫情传播,有效实施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强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民经济继续恢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发展的韧性不断显现。” 在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稳经济政策措施持续显效

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恢复

7月份,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落实和显效,我国经济继续修复,主要指标基本稳定。

生产需求保持恢复。从累计看,工业基本平稳,服务业降幅收窄。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1-6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3%,降幅比1-6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

外贸增长加快,市场销售降幅收窄。1-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4%,比1-6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降幅比1-6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保持基本稳定。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经济恢复的势头边际放缓,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加力。”付凌晖指出,下阶段,要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扎实做好民生保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型升级态势持续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在经济稳步修复的基础上,工业、服务业、贸易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的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延续。

产业升级发展趋势明显。1-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7%。7月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了112.7%和33.9%。

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显现。疫情背景下,网上购物、线上教育、云旅游等线上服务需求扩大,企业线上服务业务增加,带动相关服务业增长。7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3%,保持较快增长。

贸易结构持续改善。1-7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3%,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0.1%,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6%。

“尽管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外贸韧性强的特点明显。”付凌晖表示,我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快自贸区建设,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特点明显

下阶段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有望保持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下阶段来看,付凌晖认为,推动经济持续恢复仍然面临着不少风险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多方面积极因素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经济有望恢复向好,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内需求恢复拉动逐步增强。从投资来看,稳投资政策持续加力,各地积极推进“两新一重”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从消费看,就业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增加。在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和促消费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费有望逐步恢复,特别是汽车和家电消费优惠政策持续发力,将拉动大宗商品销售增长。

生产供给恢复有望延续。能源保供持续发力,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有望平稳增长。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逐步打通,汽车等重点行业恢复正常生产,对于工业的支撑作用会继续发挥。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服务业市场需求也会逐步回暖,带动服务业生产回升。

高水平开放红利会继续显现。尽管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外贸韧性强的特点明显,货物进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这既有我国生产供给能力强、产品竞争力强的因素,也有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产品成本优势的影响。

“尤其是下阶段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大规模留抵退税、专项债发行使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持续发力,也会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发展。”付凌晖说。

(责编:杨曦、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