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系列报道
连樟村:富民增收产业旺 美丽乡村焕新颜
山峦叠翠,碧水蜿蜒,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江在这里与北江相汇,它滚滚南下与珠江不期而遇,最终投入南海的怀抱。
竹林夹道,水田交错,高铁呼啸而过……从连江口镇向西行8公里,整洁的乡间步道、各具特色的村舍、智能化的农业产业园映入眼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连樟村正在发生着巨变。
连樟村的清晨。人民网记者 栗翘楚摄
从贫困村变“网红村”
“生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几何时,这是连樟村的真实写照。
“因为穷,年轻时候,父母不愿意让我嫁到本村,当时,出门便是两脚泥,一个月都吃不上一顿肉。”1995年,村民陆秀媚被迫离乡发展,到大城市做起了童装生意。
到2015年,连樟村有一半劳动力外出务工,空心化严重,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7720元,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作为省级相对贫困村,连樟村也迎来新变化。
虽然身在异地,但陆秀媚时刻关心着村里的发展。2016年,她返乡创业,把甜酒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如今,陆秀媚所组织的广场舞团队成为连樟村一张靓丽名片。
在连樟村商业街的背后,是冯彩霞的家,干净整洁的小院,几颗灵芝晾晒在中央,她的双胞胎女儿正在一层客厅追逐玩耍。
作为嫁到连樟村的媳妇儿,冯彩霞对第一次进村时的景象印象深刻。“牛棚、猪圈、鸡窝杂乱地分布在村子里,一到下雨天污水横流。”
“这几年,连樟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等帮扶企业不仅为我们免费翻修了村舍,硬化了道路,还为村子带来了产业。”如今冯彩霞除了在村内的玩具厂打工,闲暇时还到乡村振兴学院种花,收入比过去翻了几番。
2019年,冯彩霞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三层小楼,还在商业街的另一侧盘下了一家小卖部。
谈起对未来的期望,冯彩霞说:“希望来连樟村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
连樟村商业街。人民网记者 栗翘楚摄
村子更美 村民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中伏刚过,在连樟村的西北侧,由数十个大棚组成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迎来了西瓜采摘的时节。
在产业园内,村民陆国建检查完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后,搭乘自动升降机,开始采摘果实。
2017年9月开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正式启动连樟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作为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从2019年5月奠基至今,何为一呆就是3年多。
连樟村传统农作物主要包括水稻、花生、红薯等。产业园建成后,为了打造差异化优势,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何为和其团队经过考察、挑选,最终决定栽培西瓜、草莓、哈密瓜等经济作物。
从一开始的质疑,到科学种植,再到大获成功,连樟村的水果一时间成为游客争先抢购的紧俏产品。与此同时,产业园还将村内传统作物进行深加工,利用网络平台等渠道扩大销路。
如今,陆国建和爱人一起在产业园内工作,家庭年收入从过去的1万元提升至如今的7-8万元。
除了经济型作物,连樟村还在茶产业上下功夫。
“气候独特、原材料丰富、高质量招商引资政策是我们选择扎根在这里的原因。茶厂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每年可向村集体支付80-100万的分红,并且吸纳当地村民就业,月收入不低于4000元。”碧辉茶厂负责人童秋振说。
产业振兴富了村民,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据连樟村村委统计,2016年,村集体收入为2000元,而2021年为165万元,增长了近825倍。
产业在“强筋健骨”的同时,连樟村的乡村面貌也在发生改变,随着连樟河整治、配套设施建设、外墙立面改造,随着几项工程的陆续完成,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展现在村民面前。
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种植的碧月西瓜。人民网记者 栗翘楚摄
观念变化折射时代发展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如果老百姓的‘心路’修不通,其它产业之路都将不可持续。”连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说。
这位“80后”书记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三天两头在村委开会,为村民讲政策;组织村民到省内示范村参观学习;发挥共产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
首先,从“三清三拆三整治”做起。2017年以来,在村委会的引导下,全村共拆掉了180多间违建房屋,脏乱生活垃圾点得到整治,公厕也建起来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发生了改变。
“电话跟着信号跑,到镇上8公里的路程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今年30岁的陆文泽是连樟村的一名两委干部,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由于家乡并没有合适的发展机会,2013年退伍后,他选择外出打工。
2019年,随着接收到越来越多关于家乡变化的消息,陆文泽踏上了返乡之路。
“过去10年,连樟村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乡村面貌的改变,像我一样观念大为改观的老乡大有人在,在建设家乡的过程中,大家也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陆文泽说。
随着连樟村一天天地向上发展,陆秀媚正打算让自己的儿子返乡创业。她说:“我儿子退伍之后在外打工,我想让他回来在村里当一名教官,平时既能教本地孩子强身健体,也能让外地游客感受连樟村的军旅文化。”
谈及连樟村未来的发展,陆飞红表示,目前肩上最大的压力便是如何把产业做大,让其和村民的结合度更高,打造影响力,推出属于连樟村的品牌。
“我相信未来的连樟村是一座大型的田园综合体,在绿水青山的环境里打造乡愁的味道、农村的气息,从而把人才留下、产业留下、消费留下。”陆文泽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