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国产大型邮轮“乘风出海”,加速构建全产业链

2024年06月11日08:49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新华社上海电(记者贾远琨 狄春 张博群)6月7日上午,载有近4000名游客的“爱达·魔都号”靠泊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2024年1月1日首航至今,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旅客运输量突破15万人次,完成了37个航次。

据邮轮游艇行业协会预测,今明两年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将全面恢复,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在国产大型邮轮的带动下,邮轮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乘风破浪 国产大型邮轮带动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自首航以来,每个航次都有约4700名游客,单船游客最高峰出现在5月份,最多超过5000名游客,火爆程度超出预期。”“爱达·魔都号”船长潘尼克说。

如今,每当汽笛鸣响,白色涂装、流线型船体、身系“敦煌飞天彩带”的“爱达·魔都号”驶离母港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已成为长江口一道美丽的风景。

“邮轮上全新的硬件设施、船员们热情的服务都给我带来美好的体验。我也会把‘爱达·魔都号’推荐给身边的人。”7日乘坐“爱达·魔都号”抵达上海的马来西亚游客洪子强说。

据介绍,目前国产首艘大型邮轮以日韩游为主,未来爱达邮轮船队不仅将继续丰富航线网络,推出中国至东南亚国家、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等,提供长、中、短相结合的多样选择,还将继续丰富产品谱系,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大中小型邮轮船队。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投入忙碌的航线运营,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建造也进入加速期,预计2026年底前命名交付。目前设计、建造、采购、物流等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中。

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说,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进入下坞总装阶段,标志着我国大型邮轮已形成自主建造能力。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的零部件数量高达2500万个,吸纳了大量企业分工与合作,相关市场空间广阔。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兵说,依托国产大型邮轮的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和自主运营,我国邮轮产业正从以往的邮轮“过路经济”,转变为涵盖邮轮运营、设计建造、配套供应链等领域的邮轮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政策频出 利好邮轮旅游市场

“国产大型邮轮‘出海’的同时,外资邮轮公司密集回归,让市场感受到暖意。”上海市宝山区滨江委主任江瑞勤说。

据上海边检总站浦江边检站执勤二队队长史灏介绍,今年以来,包括“爱达·魔都号”在内,已经有5艘大型邮轮在上海母港运营,出入境旅客超过51.6万人次,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权威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20艘国际邮轮在我国境内港口开展运营。

“我们预计中国邮轮市场将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将MSC‘荣耀号’部署到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就是看好上海及周边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MSC地中海邮轮中国区总裁黄瑞玲说。

近期公布的入境免签政策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国家移民管理局5月15日发布公告,决定在中国沿海省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自公告之日起,乘坐邮轮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

“入境免签政策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邮轮在中国靠泊。”从事国际邮轮地接服务的华程天下(大连)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淑秋说,国际邮轮公司对此反应积极,政策公布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所在的旅行社已经争取到2艘国际邮轮从大连入境的计划,预计将带来上千名外国游客。

此外,《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在畅通物资供应补给、通关便利化措施等方面作出规定,着力打通靠港补给环节堵点。

多方发力 助推邮轮产业升级

邮轮建造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邮轮旅游消费带来的巨大前景,推动中国成为邮轮产业发展的“潜力市场”,但从中长期发展看,仍需多方发力、多点突破。

在设计建造端,业内专家认为,邮轮产业是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带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但目前,国内邮轮产业供应商仍面临系统集成能力不强、材料性能不达标、品牌度不够等共性问题。

“加快供应链本土化是第一要务。”陈刚建议,要推动更多“中国制造”在邮轮上应用,并带动相关系统集成技术的充分消化和高端材料的研发。

在运营端,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邮轮公司船队规模仍较有限,旅游资源开发能力也亟待创新突破,运营资源的整合需要加速。有关企业应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运营服务团队,全面拓展邮轮旅游、邮轮船供、邮轮免税等业务。

“在诸多政策利好的加持下,中国邮轮产业正蓄势发力。”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飞说,我国邮轮产业要继续深化开放发展环境,加强与国际邮轮制造商、运营商、港口、文化旅游等企业的交流合作;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邮轮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协作效率;精心搭建特色购物集市,营造潮流购物新体验,带动市场扩容;推动多元深层的文化交流,释放邮轮经济“乘数效应”。

(责编:王震、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各地迎来客流返程高峰 交通部门多措并举保障旅客出行安全、顺畅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乔雪峰)6月10日是端午节,也是小长假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返程、团聚、出游需求叠加的大客流,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坚持守牢安全底线、充实运能运力、细化服务措施,让恰逢端午节的返程之路更安全、更顺畅、更暖心。…
“端午经济”升温 释放“假日经济”消费新活力
  粽香四溢、艾叶流芳,龙舟竞渡……今年的端午假期,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打造“新中式”消费热点,热气腾腾的“端午经济”释放出“假日经济”消费新活力。 在广东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的目光;在云南曲靖,人们用五彩缤纷的“花米饭”作为原料,加入火腿、腊肉、大枣等辅料制作“七彩粽”;在湖南益阳,小朋友在博物馆全身心投入五彩绳的编织中;在湖北秭归,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手工香囊;在内蒙古,博物院里上演的“古乐端阳—端午传统音乐秀”让人感受到传承千年的文化内涵…… “这个端午节,带着孩子看看龙舟赛,穿着汉服逛逛非遗市集,包个粽子,做个香囊,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文化知识,感觉特别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