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 自动驾驶技术按下“加速键”

2024年06月20日20:3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栗翘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顾名思义,是融合了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多元化创新科技的代表性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多地组织开展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万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7700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测单元部署超过8700套,自动驾驶出租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推进。

“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的应用,正在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智能网联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当前,在感知领域,人工智能驱动已经优于代码驱动或规则驱动。人工智能驱动的辅助驾驶已经得到非常普遍地应用。下一步,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整体端到端的应用,都在加快推进进程中。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宣布将从2024年至2026年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首批确定9个联合体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辆运行所在城市为重庆市、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上海市、北京市、海南省儋州市、河南省郑州市,产品类别包括乘用车、货车、客车。

随着NOA(领航辅助驾驶)加速上车,该领域呈现出更加快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NOA也面临长尾场景、法规标准、消费者宣传等方面的挑战。

“消费者对于一个功能的评价是用或不用,越来越多的车企更加强调NOA的使用率和使用里程。验证的是好不好用,愿不愿意用。”公维洁说。

近年来,自动驾驶场景在北京,特别是位于亦庄的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里,越来越常见:示范区里,累计29家测试车企超800台车辆获准开展道路测试,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近3000万公里。

成绩背后,离不开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变革的关键,是“车路云一体化”。

公维洁表示,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成立之初,就始终秉持着推动“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在首席科学家李克强院士的带领下,把“车路云一体化”作为创新中心智库研究和共性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创新中心与相关车企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既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落地应用,也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

公维洁表示,创新中心除关注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外,还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创新生态的建设。下一步,创新中心也将继续用好政策优势,聚力攻关前沿技术,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杨曦、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